這是蘇北海第二次見師雁行。
中間門隔了沒幾天,可他還是隱約覺得這個姑娘又鋒利了一點。
就像南邊林子里的春筍,只要沐浴一點陽光雨露,就會鉆破土層、頂翻石頭,發瘋一樣往上長。
他試探著說怎么這么巧。
師雁行就笑,笑得非常坦蕩。
“確實是無巧不成書,如今天氣漸熱,買賣不大好做了,市面上又不缺各色雪飲冰水兒,我們小小新店爭不過,總要想個法兒重新帶起來才好。”
買賣不好做嗎
不見得。
但師雁行確實不想跟人家賣同樣爛大街的飲品,賺的既少,還容易引發惡性競爭,破壞鄰里關系。
嘗了雪糕之后,蘇北海還特意打發人去查了這幾個月師家好味的繳稅簿子,然后驚訝地發現,店面雖小,可最近的營業額竟直逼城中部分中等酒樓了。
蘇北海不太相信什么巧合,因為細細掰開來看,世上的一切巧合都不過是籌謀已久。
但真相已經無所謂了。
只要這個人有用,無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蘇北海都敢用,都要用。
“過幾日有幾位要緊的大人要來,天氣炎熱,恐他們食欲不振,你既進上來雪糕,相必也有別的法兒”
蘇北海說的比較含蓄,但最后一句,卻很有壓迫感。
“我知道你不比同齡人浮躁輕狂,是個有主意有膽色的,務必要辦得漂漂亮亮。”
“有大人日夜為全縣百姓操勞,大家伙才能太平過日子,民女既然是這縣里的人,那為大人排憂解難就是民女的本分,但有所需,大人只管吩咐。”
師雁行鄭重道。
這話雖有拍馬屁的嫌疑,可也還不算太假。
蘇北海確實算得上一位盡職盡責的官。
今年北方各地雨水都不多,五公縣雖然沒有鬧旱災,但不少地方也出現了爭搶水源灌溉的情況。
蘇北海知道后就命人組織安排輪流灌溉,防止騷亂,又在各地挖掘水池積蓄雨水,總算熬了過去。
根據各處報上來的估算,今年五公縣的糧食收成應該不會有太大減產。
不減產,百姓們就能活下去,繼續過太平日子。
有外地典兒賣女的慘例在前,蘇北海的政績顯得尤為可貴。
蘇北海對師雁行的識時務很滿意,問她有什么打算。
師雁行想了一回,說“既然是夏日,那必然要以清熱解暑為主,民女店里的涼皮涼面和這雪糕都可以上。但那貴客遠道而來,又是這樣大熱的天,體力消耗嚴重,沒有葷菜也是不成的,恕民女冒昧,敢問要招待幾位飲食有何禁忌、喜好或者說仙鄉何處”
蘇北海只是縣令,來的卻是京官,他還真未必知道對方多少底細。
但至少籍貫應該打聽過了吧
“位,”蘇北海道,“禁忌喜好不詳,籍貫么”
查糧隊伍中的其他人都可以不管,唯獨這位上官,一定要伺候好了。
師雁行掏出小本本仔細記下。
其實也沒什么可記的,因為蘇北海確實如自己所料,知道的有限。
一共位官員,分別來自天南海北不同地方,究竟是巧合還是朝廷也怕他們人相互勾連,就是仁者見仁了。
既然籍貫不同,那么他們口味差異的可能性很高,一套菜走天下的法子行不通了。
師雁行現場在心里列了十幾個菜,分別把各道菜的造型和突出口味向蘇北海做了介紹。
“這幾樣菜里酸甜苦辣都有,葷素也齊備,但具體貴客們喜歡什么,還要靠大人洞察,民女好隨時更改。”
問是不能問的,估計人家也不會說,這不明明白白給了行賄的空子嗎
那么就只能蘇北海親自陪餐,暗中觀察總結。
蘇北海沒有意見。
若連一點察言觀色的本事都沒有,還做的什么官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師雁行加重了語氣,“希望大人能在貴客到達之后盡快探知他們日常是否能夠飲用牛乳。”
目前看來,雪糕系列就是主打了,但前提是客人們能吃。
蘇北海一怔,“有什么說法”
“大人想必聽說過風疹吧,”師雁行不厭其煩地強調食物過敏問題,“正如這風疹,有人天生吹不得風,有人天生吃不得腥,也有人天生就受不得牛乳。”
蘇北海和他熟悉的人都沒有明顯的過敏食物,之前雖然也聽說有人吃不得什么,卻從未想到牛乳這種補養之物也會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