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還以為對方是來替方文才找回場子來的,沒想到竟然是小師妹。話說她竟一直沒告訴外頭么
咋的,師父師兄拿不出手
至于小師妹做買賣,哼他一直都覺得士人對“金銀”一道的態度過于虛偽。
口口聲聲“銅臭逼人”“恥與為伍”,可做了官之后,卻又想盡辦法撈銀子。
錢有錯么
沒有
若非沒錢,大師兄早年也不必被人四處攆,惶惶如喪家之犬;
若非有錢,他幼年時幾場大病就死了,怕不是如今墳頭草都換過十幾茬
若非有錢,三師弟也不能正經習武,只得如那些苦力一般混日子
若不是沒錢,小師妹又何必在如此年華拋頭露面,一力擔起養家重任
蘇北海忐忐忑忑來,郁郁悶悶走,總覺得跟這群人說話怎么就這么費勁
他以為的大事,對方渾然不以為意。
搞得好像自己小題大做一般
簡直荒謬嘛
隨從就聽自家老爺在轎子里一聲接一聲嘆氣,既憂且恐,以為遇到了什么大事。
蘇北海憋了一路,到衙門后下轎,才踱出去兩步又停下,擺手示意隨從上前。
“今年衙門里的中秋節禮都從師家好味拿貨。”
按照規矩,朝廷會給官員發節禮,而各地衙門也會給下屬們發,用的是專門的撥款,每年都有定額,即便不用也落不到個人手里。
隨從愣了下,小心提醒道“老爺,不用聚云樓的了么”
因當地文人雅士總愛往聚云樓去,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那里的一磚一瓦都透著風雅,歷任老爺們也愛用他家的東西做節禮。
至于好不好吃,誰在乎
反正東西都差不多,湊個意思就成。
蘇北海瞥了他一眼,目光中滿是警告。
那隨從心頭一驚,忙低頭認錯,“是小人多嘴了。”
距離中秋節還有將近兩個月,但聚云樓的人私下已經找他探過口風,他本以為今年沒什么不同,還放心大膽收了孝敬呢
如今看來,那位師掌柜著實不一般啊,不過昨兒才來了一趟,今兒老爺就改主意了
想到已經收下的孝敬,隨從就是一陣肉疼。
沒法子,還是找機會還回去吧。
蘇北海冷哼一聲,甩袖子進屋。
不提聚云樓還好,一提也是一肚子氣,這幾年他們得了意,很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真以為沒了聚云樓就不成么
進上來的東西越發糊弄,交出去一百兩銀子,送進來的能值五十就不錯了,打量自己是瞎了還是傻了
以往自己懶得計較這些細枝末節,可如今既然有更好的,正好換了他們,賣裴先生一個人情,也叫聚云樓的清醒清醒。
不光學子要敲打,那起子做買賣的奸商更要敲打
中秋節尚早,師雁行暫時還不知道蘇北海主動給了她一把大活兒,還在家忙活開分店的事呢
周開幫忙去師雁行看中的那家鋪面問過了,那店家確實打算今年租期滿后就不做了,但并非生意不好,只因幾個女兒俱都嫁了,無人接替,自己和渾家有了年紀,受不住操勞的苦楚,這才決定回家頤養天年。
聽說有人想提前接租,那人家去后與渾家商議一回,說“提前也不是不行,但除房租,還須得叫他補足我家盈余才好。”
多做一日便賺一日,總不能白白虧了銀子。
師雁行覺得沒問題。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