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分店確定了自助餐為主的經營策略后,終于正式步入正軌,銷售額開始實現穩定上漲。
而師雁行本人也好像重新回到了以前那種窩在店內忙碌的日子。
江茴怕她累壞了,又提起雇掌勺的事兒。
“三妹她們畢竟還不能獨當一面,要不要雇個掌勺”
“我倒很看好她們的潛力,多練練就好了。”師雁行就笑,“至于雇人,又不是沒試過。”
江茴想起來之前那些人的嘴臉,張了張嘴,“是我昏了頭。”
師雁行從一開始就想雇掌勺,自己出去闖天下,奈何周開幫忙介紹過幾個,都不盡如人意。
來人大多看她是個年輕姑娘,便忍不住要輕視拿捏。
要么本事沒多大,架子卻擺得比天高,要么竟有臉獅子大開口,“甭說月錢,生分了,我只要兩成干股。”
兩成干股
別說師雁行,當時周開都被這廝的異想天開氣笑。
若是半死不活的餐館等著掌勺來救命,沒得說,別說兩成干股,就是利潤對半開也應該。
但現在瞎子都能看出師家好味的生意多紅火,你上來就要干股,多大臉
沒得說,周開當場攆人,又轉過來給師雁行賠不是。
古代雇傭掌勺和現代雇傭大廚完全是兩碼事,真實際操作起來才能體會到個中艱辛。
頭一個,現代社會各種菜譜橫行,海內外烹飪學校流水線式廚師大軍,預備人才充足。
而除了各家秘方,一般連鎖店都沒太多獨門秘籍,就看個人技術,過關了直接談合同就好。
但古代人特別喜歡敝帚自珍,誰家有個菜譜都藏藏掖掖,一般一個大廚幾道菜就夠養活幾輩人了。
就好比鄭家的趙大廚,拿手好戲就是紅燒,多少年了一招鮮吃遍天
偏鄭義還不嫌棄
可偏偏師雁行店里的絕大多數菜品都是外頭,至少是本地沒有的,從外面雇掌勺,實際上是他們占了便宜,瞬間顛倒了主仆關系。
真要說起來,那些人合該捧著銀子上門求師雁行教學
次一個,這年月沒什么行業保密和限制條款,那些人只要不是打定了主意賣身為奴,完全可以合同一到期就揣著到手的秘方溜號。
只要他們愿意,甚至可以立刻在師家好味對面開一家打擂臺。
偏現有的律法還不能拿他們怎么樣。
教有風險。
不教白花錢。
為他人作嫁衣裳什么的,絕對不是師雁行的作風。
是戰戰兢兢雇傭外來的廚子,忍痛將自己的商業機密都抖出去,幾年后忍氣吞聲看他遠走高飛
還是暫且勞累幾年,用心培養自己的人
碰壁幾次后,師雁行不再猶豫,轉頭開始培養三妹等人。
這些女孩子當初簽的都是死契,基本不用擔心她們會背叛,更不會輕易跟師雁行唱反調,這就把最大的后顧之憂解決了。
廚藝需要長期打磨,三妹等人年紀尚小,腦子好不好使暫且不提,首先體力就跟不上,無法單獨挑大梁。
師雁行就將烹飪幾套程序拆開,根據個人特質分派任務
你專門練切菜,你專門學調味,你專門看火候,然后組團運作。
師雁行就不信了,三個臭皮匠,還頂不上半個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