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親自見了她,又托她傳話。
“告訴你們掌柜的,明兒去茶樓聊聊上回的事。”
回去的路上,魚陣就拽著胡三娘子的袖子聞個不停,小狗兒似的。
“好香呀”
我懷疑你偷偷吃好吃的了,但我不說
胡三娘子就笑,“掌柜的炸了藕夾,專等你家去吃呢”
“要配濃濃的小米粥”魚陣馬上說。
孩子大了,有主意了,隔三差五就點菜。
回去一看,果然是小米粥,把魚陣樂壞了。
我跟姐姐想的一樣哎
金燦燦的小米粥里加了紅棗和山藥丁,厚厚的米脂堆了一層,沿著碗邊細細啜幾口,香
熬粥要一次把水加足,中間最好不要再開蓋子,保證香味不散,如此方能水乳交融渾然一體。
最忌諱臨時補水,不然香味大打折扣。
這就極其考驗經驗和手法。
藕夾塞肉油炸,好吃歸好吃,極容易膩。
額外再用焯水的菠菜葉、豆腐皮絲、胡蘿卜絲和粉條涼拌的雜和菜,澆上濃濃的蒜醋汁兒,頂上潑一勺辣椒油,涼透了一吃,酸辣鮮爽,美得不得了,再沒什么油膩不油膩的話。
胡三娘子傳了話,順便把鄭母托她帶的一大罐藕粉交給師雁行。
“說是南邊來的好細的粉兒,先用幾勺溫冷水和一和,之后再加熱水,得使勁兒攪和,若喜歡還可以加些葡萄干兒之類的干果。”
師雁行樂了,“有日子沒見這個了,既如此,今兒就沖幾碗吃吃。”
北方蓮藕不多,藕粉就更稀罕了,好些北地人一輩子都沒接觸過這玩意兒。
師雁行果然沖了一回,眾人都眼巴巴圍著看。
原本一點粉末,看上去平平無奇,可沒想到加了開水拼命攪動后,竟逐漸成了黏糊糊亮晶晶的一團
包括胡三娘子在內的許多人都有些嫌棄地后仰。
這,這能吃嗎
怎么看著跟大
魚陣直接喊出來,“大鼻涕”
眾人“”
果然還得是你
江茴啼笑皆非,伸手往她臉蛋子上輕輕擰了把,“胡說八道。”
魚陣捂著腮幫子不服,小聲嘟囔,“就是大唔”
江茴直接上手捂嘴,“不許說”
住口
還讓不讓人吃了
師雁行笑得不行。
什么都有喜歡不喜歡的,也不知大家吃不吃得慣,師雁行就每人分了一點。
三妹等人有點惶恐,“這樣金貴好東西,師父自己吃吧,給我們糟蹋了。”
“就幾口,嘗個鮮兒。”師雁行道。
要做好廚子,就得多吃好東西,多感受不同的味道和口感,就好像作家多看書、畫家多看景是一樣的,要增長自己的見識。
這也是修行的一種。
藕粉味道非常淡,細細品味才能嘗到一點清甜,師雁行仔細觀察大家的反應,又問了幾句,發現三妹這丫頭的舌頭還挺靈光。
她最清晰地說出了藕粉的特點。
有前途啊
師雁行又問“喜歡吃嗎”
三妹猶豫了下,最終決定實話實說,“是我沒福氣”
黏糊糊的,感覺好奇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