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開肚子里也有氣。
原本他是想著既然你們兩家都是一個商會里的,見面三分情差不多就賣了得了,權當以后交個朋友。
沒想到之前說的好好的,這廝卻臨場變卦,狠狠打了自己的臉,讓周開差點在師雁行面前下不來臺。
故而就不大耐煩道“也沒外人,你就甭拿喬了,說是整修,可統共才幾個錢
況且你都住了幾年了,這么大一片也不好賣,你自己就說吧,除了師老板,可還遇到過其他真心買家
況且那些家具也只是普通木料,難不成你還能搬走
你當初買的時候也才百十兩出頭,如今短短幾年轉手一賣,賺個一百兩也夠本了”
那人還是猶豫,師雁行卻不愿意再等,只給他下最后通碟。
“愿意賣就四百三十兩,不愿意就拉倒吧。”
然后那人就賣了。
江茴帶著魚陣來親自看過幾回,很是滿意。
中軸線筑建筑當頭先是一排正經的倒座房,用料扎實,空間很大,可做門廳。
平時安排上門子和護院,以后再有人登門拜訪,也有個正經投帖子的地兒了。
正院自不必說,該有的東西廂房和耳房等一應俱全。
所喜院子里就有一口水井,吃水不必再去外面打了,省時省力。
后面還有規規整整一排后罩房,采光極好,安靜深邃。
等魚陣長大了,就可以搬過去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
如今暫且用不到,后罩房的正屋就鎖起來,等小姑娘長大后重新開啟。
側屋收拾成精致客房,準備待貴客。
取紫氣東來的好意頭,師雁行自己占了東跨院,書房、小廚房、會客之所一應俱全。
西跨院做作坊,日后大家還在一處,可以彼此照應。
兩個跨院的墻上都單獨開門,以后師雁行出入或會客就不必再驚動正房,西跨院小作坊那邊運輸材料、產品也不用過中軸線。
如此便進一步整合了動線,明確了分工區域,更加井井有條了。
倒是小姑娘對姐姐要單獨搬去東跨院有點不高興,“姐姐,為什么要走啊”
以前大家都住在正房,中間只隔著幾道簾子,早上醒了,吆喝一嗓子就能說話,現在
師雁行捏捏她的小手,“因為要做買賣呀,而且等魚陣長大了,也會有自己的院子。”
師家好味的攤子越鋪越大,就算自家上下的員工和護院全是女人,少不得有外人頻頻拜訪。
以前她們娘仨都擠在一間正房,別說會客,就是異性登門都不方便。
如今雖還在一處,到底是單獨的跨院,大門直沖街開,就很像那么回事兒了。
就比如前陣子得知她要搬家后,和莊掌柜是最高興的。
之前大家頻頻合作,少不得坐在一處談買賣,可偏偏師家有寡母幼女,他們幾個大男人不好冒冒失失登門拜訪,只能去店里抓人。
可那店里人來人往,談點私密時總叫人擔心隔墻有耳,很不方便。
這下好了,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屋子,日后去誰那里都行了。
院子一大,人就顯少。
好在胡三娘子等人寄出去的信也陸續有了回應,有近的干脆拿著信就來應聘了。
師雁行現場面試,看過眼神,試了武藝,照樣給她們一個月的試用期。
到搬家前一日,家里已經有七名護院了,還有幾個在路上。
胡三娘子算師雁行的貼身護衛,總抓總管,把下面六個人排了幾班,輪流在兩家鋪面和家里巡視。
如此以來,大家也都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