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底下那么多讀書人,可一年才能考中幾個
這要是考不中,不白讀了嗎還不如現在就去換點實實在在的錢抓在手里。
都不用師雁行說話,就被周圍的鄰居給攆回來了。
做什么春夢呢
合著啥好事都是你家的唄
那考不上怪誰
你自己不爭氣唄
離開前的那天早上,兩個女孩子的家人都出來送,站在路口手拉手掉淚。
縣城畢竟遠,這一去,只怕要逢年過節才能回來。
女孩子們長了這么大,還是頭次離家,分別之際到來,家人們越發覺得忐忑。
倒是那兩個姑娘一直對城里的生活十分向往,又信得過師雁行,又有伴兒,倒是瞧著還好。
“爹娘,你們放心吧,等我給你們掙體面回來”
“颯颯姐在呢,還有苗苗姐,怕啥過年回來我給你們扯布”
說得眾人又哭又笑。
當娘的抹著淚道“唉,這機會不容易,去了千萬好好做,少說話多干事城里不比咱們鄉下,貴人多,規矩也多,你,唉,你千萬自己保重。”
兩個姑娘帶著自己的行李,上了其中一個女孩子的哥哥駕的牛車。
師雁行她們那邊坐不開,便由家屬跟著送過去,正好也認認門。
胡三娘子駕著馬車在前面走,那匹奶牛紋的馬兒咯噔咯噔跑得起勁,長長的鬃毛甩啊甩,被陽光一照,金絲一般璀璨。
中間停下休息時,胡三娘子就對師雁行笑,說她是菩薩。
師雁行連連擺手,“我可不是什么濫好心,說到底,也是為了自己的買賣罷了。”
你看,村學這么一弄,頂了天一年幾十兩銀子的本錢,可師家好味的高素質員工苗子卻可以源源不斷,隨用隨取,不必費時費力去外面搜羅調教了。
胡三娘子不以為意,扭頭看著后面兩個嘰嘰喳喳的姑娘臉上燦爛的笑。
“甭管您怎么說,到底是做了善事,這就夠了。”
村子里的姑娘們有了這個出路,日后就能挺直腰桿子做人。
而村里的老人們一看姑娘們鐵定有出路,必然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作踐女娃。
這么一代傳一代,日子就越來越好啦。
親眼見了這場景,胡三娘子不禁又是難過,又是高興。
難過的是自己不曾遇到這種好事,以至于一前半生孤苦飄零,飽嘗艱辛。
可眼見著別的小姑娘有大好的前程,她也就跟著高興起來。
如今有了大宅院,空屋子也多,除了胡三娘子和郭苗等人是二人間四人間,余者小丫頭們都是六人間,八人間。
新院子走的是地龍,不盤炕,各處用的都是小木床。
因屋子寬敞,每間分東西屋,八個人住也綽綽有余。
各自都有的洗漱銅盆、手巾,衣箱衣柜,床四周拉簾子,中間還隔著那么大空地兒呢,就跟小單間差不多了。
兩個姑娘到了之后,由郭苗帶著登了記,領了當季的衣裳和梳頭的家伙,一邊往前面倒座房走一邊說規矩。
“早晚飯都在家里吃,這會兒不知道你們分到哪兒,午飯都在店里對了,早上要做操的,別太貪睡。”
胡三娘子、李金梅、姚芳、郭苗等人資歷最深,地位也高,連帶幾位護院,要么隨師雁行住東跨院,要么隨江茴住正院廂房,是不在倒座房住的。
“做操”兩個姑娘面面相覷,只覺得這些詞匯怎么這么稀罕
“就是早起跟著活動活動手腳,發發汗,活活氣血,身子骨好了,不生病的。
對了,咱們這兒每年都有員工體檢,掌柜的掏腰包,可好了,日子久了你們就知道了。”
“到了,你們就住這屋。”郭苗推開門,指著靠窗的位置說,“那邊是作坊那邊做活的,人都極好的,要不了幾天,你們就能混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