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落榜后決定暫留京城進修的孟暉。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實乃人生之大喜。
自從中了舉人之后,每月有朝廷給的二兩銀子和一些糧米,孟暉的處境大大改善,已經不再需要師家好味的資助了,但兩邊的交情依舊維持下來。
師雁行和柴擒虎早知他在京城落腳,也有意往來,只是孟暉非那等趨炎附勢之輩,不肯主動攀附。人海茫茫,彼此又未曾留下詳細信息,卻去哪里尋
不曾想,今日竟在這里見到了。
見孟暉神色平靜,衣裳雖不算名貴,卻也板正,便知他過得還不錯。
見師雁行和柴擒虎的視線不自覺往幌子上瞟,孟暉坦然笑道“兩位不必多心,如今我在城北劉員外家教書,有吃有住,也管四季衣裳,過得還算不錯。”
以前他為家境所困,只是死讀書,未曾出縣城半步,出來趕考才知是井底之蛙,竟對國計民生一無所知,以致名落孫山,也算心服口服。
他神色不似作偽,衣裳也是新添的,師雁行和柴擒虎便放下心來。
柴擒虎便拉著他的胳膊笑道“那你怎的又來與人寫信”
孟暉請他們在攤子前的小凳子上坐了,笑道
“劉員外家的公子和小姐年紀尚幼,五日一休,我這活兒并不算重。今日閑來無事,我便出來賺點零花,也增長見聞。”
京城最大的好處就是只要你有真本事,又肯拉下臉來去做,就不愁找活計。
他是正經舉人,之前放出話去想與人家里啟蒙教書,多的是人捧了銀子上門來請,挑了好幾家才選中劉員外,雙方都很滿意。
如今一月足有十兩銀子進賬,這還不算每日作臥起居茶六飯、瓜果點心和四季衣裳,逢年過節另有厚禮相贈。
現在非但他的日子好過了,還能攢下許多銀兩托人帶回家去,照顧父母妻兒,也是兩全。
柴擒虎聽了,若有所思,“這倒也是個法兒。”
對考生而言,消息最靈通的地方不在朝廷,也不在邸報,而在街頭巷尾,在百姓的口口相傳。
孟暉幫人代寫書信,自然就知道各地發生的事情,也能了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遠比漫無目的外出游學更靠譜。
孟暉見他們明白自己的意思,也是歡喜。
“正是這話。”
這一二年經歷得多了,他越發坦蕩,也不在乎叫人知道自己曾經為人資助,便問師雁行,“師掌柜怎么也在此處,莫不是在京城開店了”
師雁行就笑“哪有那么容易,你未免對我信心太足了些。”
孟暉笑道“師掌柜非池中物,早晚的事。”
柴擒虎與有榮焉,朝他比了個大拇指,“孟先生眼力非凡,來日必有造化。”
孟暉一怔,又見他們坐著也挨在一處,再回想方才肩并肩走在路上的情景,恍然大悟,笑著起身作揖。
“哎呀呀,是我愚鈍了,竟沒瞧出來,恭喜兩位大喜了”
師雁行和柴擒虎亦是笑著還禮,大大方方道
“才剛開始議,后面六禮且還早著呢。”
孟暉細細一想他們兩人的處境,再一想為人和性格,也跟著笑起來。
“這倒不妨事,自古好事多磨,好飯不怕晚,且有后福呢。”
這二位本非常人,并不因自己窮困而輕視,又多次施以援手,如今共結連理,也是一樁美談。
兩邊人坐在街上說了一會兒話,互換了地址。
眼見天色不早,又有一位老丈過來問代寫書信的事,師雁行和柴擒虎便順勢告辭。
走出去老遠了,兩人下意識扭頭看了眼,就見陽光下孟暉神色一片坦然祥和,也替他高興。
有這份心態和心境,何愁來日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