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雁行盡快召集下屬經銷商來瀝州開了個會,一是讓大家相互認認臉兒,萬一來日在外頭遇見了,也有個照應。
二是說經銷方式變動的事。
接下來以推廣鹵料粉為主,但像青山鎮的江家酒樓等自己本身就開店,將鹵味系列當成招牌菜的,也可以繼續保持,畢竟總有不差錢的食客懶得自己動手。
還要更新合同,大體不變,強化細節
如果是鹵料粉本身出問題,師家好味負責善后。
但如果經銷商在出售烹飪好的成品鹵味出問題,無證據表明與鹵料粉有關的,師家好味概不負責。
在座眾人賣鹵料粉包時間最短的也有半年,早已見識到師家鹵味的受歡迎程度,也深知冬天之外賣熟食的難處,既然也有的賺,大多沒有意見。
做飯真不是個好活兒,之前他們自己做了鹵味賣,賺的就是辛苦錢。
如今只賣料粉,短時間內看似賺得少了,可省了鋪面、人手和柴火錢,又不必日日辛勞,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心里也愿意。
消費群體下沉策略展開之后,勢頭非常迅猛,月底攏賬把江茴嚇了一跳。
師雁行曾看過相關邸報,大祿朝號稱人口兩億,但是距裴遠山等人說,這里面有些水分,實際可能在一億八千萬左右,這在封建社會已是盛世的體現。
人口多必然伴隨穩定的社會環境,而穩定的社會環境必然帶來持續不斷的收入,老百姓有指望,敢花錢,就會主動追求更高層的享受,比如說吃肉。
這一億八千萬百姓都可以視為消費者,而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分散在小城和村落之中。
現在師家好味要做的就是利用底層經銷商乃至行腳商人的力量,盡力將鹵料粉送往最小消費單位,個人手中。
在這個時代,阻礙人們消費的最大因素不是金錢,而是交通。
很多人不是買不起,而是他沒有到過這個地方,沒有聽過這件商品,自然完全不會有買的念頭。
天氣轉涼之后,師雁行又陸續開發了魚料包和火鍋底料。
大祿人愛吃魚,但說老實話,會做的、能做好的寥寥無幾。尤其許多地區吃的都是淡水魚,土腥味非常重,烹飪時又不舍得放料,也不知該放什么料,成品難以下咽。
如今有了這兩樣料就不同了,好似再蠢笨的人也能搖身一變做廚子。
只將魚買來洗凈、刮鱗、開膛破肚,往鍋里一丟,調料一撒,舀上水燜一會兒,得了
鮮香味美,湯汁濃郁,很是下飯。
講究些的可以往里面加些大塊豆腐,咕嘟嘟燉熟,吸飽了魚湯,又熱又燙,一點兒不比魚肉差。
剩下的魚湯也不浪費,直接用餑餑蘸了吃,抹得盤底锃亮,都不用刷了。
只是苦了那些家境不怎么好的,人家本來糧食就不夠吃,如今飯菜這樣香甜,叫人胃口大開,越發要愁米糧接續不上了
煮魚的配料包也如鹵料粉一般,用特制的小壇子裝著,用油紙和封泥、紅印三重密封,防雨防潮,也不容易被人動手腳。
像師家好味這樣按整窯訂購陶瓷器,單價被壓得極低。那種粗陶的簡裝版,幾個小罐才一文錢,做出來玲瓏可愛,也不失體面。
普通人家買了去,用完了料,剩下罐子刷干凈,還能用來裝些油鹽醬醋或針線等雜七雜八的,心里就會覺得很劃算白得的嘛
有的人可能覺得有點貴,可一看,哇,他家送小壇子哎
窮人永遠都會被贈品迷惑
火鍋底料大致由料糊糊層和油膏層組成,如果也放在壇子里挖取,往往分配不均,導致味道差距極大,又容易污染剩下的造成浪費,所以便效仿現代社會便攜迷你裝,都切成二寸見方的小塊,用油紙包好,外以蠟封,加紅印,干凈衛生,統一定價,方便售賣。
用的時候打開紙包拿刀切,或是整個丟進去,配比分量一清二楚,方便把控。
要外出長途干活或是趕路的人,尤其愛火鍋底料,仿佛什么難以下咽的食材往火鍋里一丟就都變得美味可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