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往后,師家好味甜品定制部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沒多少消費額都進不去的那種,不光老客戶們滿意,之前沒來過的潛在客戶必然也蠢蠢欲動
師雁行要盡快將它打造成真正的奢侈品。
對普通定制款無法滿足的顧客,來點金箔怎么樣美容養顏延年益壽,只要她敢說,就有人敢信。
有錢人的錢其實很難賺,因為他們足夠刁鉆,足夠挑剔。
但只要能精準地掐住他們的脈門和敏感點,這份錢想不賺都難
第二個,外城區的自助餐廳可以再加一座。
跟地方州城相比,京城的包容性太強了,南來北往的客商也太多了,出來這么久,誰不思念家鄉風味
而師雁行要做的,就是打造一種“不管你是哪里人,這里都是你的家”的氛圍。
從去年到現在,這個策略已初見成效。
許多頻繁往來京城的外地客商,來這邊后根本不做他選,直接就恨不得把師家好味自助餐廳當食堂了。
年前還有人跟店員抱怨,“這館子什么都好,就是離我們住的地方遠了些,若想吃頓可口的,城南到城北,坐車都得好幾刻鐘”
京城真的太大了,城內外常住人口逾百萬之巨,一家店面真的無法完全輻射全城。
分店勢在必行。
算來五公縣的師家好味是本部和分店二號,瀝州又有三號、四號,現在的是分五號、六號,再開的話,就是分店七號,另外大小經銷商、加盟商若干,主營鹵味,近的還會來批發各色甜品去下屬縣鎮販賣。
說到鹵味,鹵料粉的買賣跟自助餐廳、甜品部幾乎就是師家好味的三座大山,共同支撐起八成以上的營業額。
每日來京城做生意的客商不知凡幾,好容易來一趟,總不能空手而回,要么帶些耐放的伴手禮,要么干脆再販些貨物家去,如此一來一回都不走空,方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再者還有那有眼光有膽魄的商人,眼見師家鹵賣得好,不免想著看著也不難,不若我也弄些家去自己做了賣,要是賣得好,自己開張當老板,豈不比這樣年年四處奔走的強
能來京城買賣的人自不必說,膽子都大,敢想敢干,去年師雁行還沒怎么對外宣傳的,就有不少人來問鹵料粉批發的事,做成許多單。
那些人回去,少不得添油加醋,將鹵味說成是京城獨有的美味。
“就是那些有錢人家,做官的人家也都買了吃呢你若吃了,就跟京城的貴人們是一樣的”
無論哪個時空,首都效應同樣可怕。
轉眼過了十五,柴擒虎開始上衙,師家好味也重新營業,大家都忙碌起來。
新自助餐廳仍面向大眾,選址局限較少,相對簡單,仍交給原來的牙行,對方當場就提出來十多個選址。
出門時胡三娘子還笑,“看來這買賣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年前各處店面還挺緊俏的,這一過了年竟多出來這么多,可見生意不怎樣。
師雁行親自進行了甜品部的分割,也不遠去,就在酒樓旁邊的一個鋪面內,重新裝飾一新,由三妹任部長,并不算獨立分店,但有獨立經營權,直接向師雁行負責。
除創業之初的大碗菜,師雁行都努力填補市場空白,不賺底層百姓的錢,非但不賺,逢年過節還會隨大家一起施粥舍藥。
這么做一來是窮苦老百姓身上本就賺不到什么錢,二來也是為了最大程度避免“與民爭利”。
雖說馮田離京,慶貞帝明擺著不想追究,可“與民爭利”這四個大字仍如達摩克里斯之劍高懸頭頂,不得不防。
別跟皇帝講感情。
能當皇帝的,翻臉都比翻書快。
師雁行打從進京之前,就已經在琢磨退路了。
君不見,曾經的張黨何其風光張心、張芳,險些一門雙閣,龍子鳳孫尚且要避其鋒芒,可如今又怎么樣了呢
正月十五夜里她和柴擒虎一起去街上賞花燈,中間途徑張家巷,內外依舊戒備森嚴。
外面花燈滿天,煙火繚繞,張家巷卻黑漆漆一片,死一般沉寂。
宛若隔開的兩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