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好隊,不要擠”
城門口擺開足足十個灶頭,上頭架著一口口大鐵鍋。
米粥的香味蔓延開來,立刻引發了一陣騷擾。
有難民控制不住的哭起來“娘啊,你要是再多活兩天,就能喝到粥了。”
聽得周圍的人也是一陣低落,蔣氏摟住三個孩子“幸好我們都活下來了。”
顧佳年抬著頭“娘,我們以后會越過越好,大家都能吃飽肚子。”
前頭的難民聽見這話,回頭看了眼“這孩子說話喜慶,討人喜歡。”
顧老爹摸了摸兒子的腦袋,問“大哥,你怎么稱呼”
“叫我老李就成了。”
“李哥,這是不是每人都能分到粥”
“都能喝到,不過你要是排在最后,只能喝點米湯。”老李顯然在這兒好多天了。
說著還比了比手中竹牌子“你們家要是有人實在起不來,可以拿著竹牌子代領。”
顧老爹心底微安,他們來的不算晚,正在隊伍的中間。
驀的,顧延年一聲驚叫。
“瞎叫喚什么”顧老爹拍了下兒子。
顧延年苦著臉說“我們家沒碗,待會兒用什么喝粥”
他看了看老李手中的碗。
一聽這話,六個人都傻了。
顧家跟族人失散的時候,行李丟了大半,只剩下一個破陶罐。
程老頭就更別提了,光頭一個啥都沒有。
“我去想想辦法。”顧老爹咬牙道。
老李拉住他“別急,你們是剛到青州府吧,沒有碗也不用擔心,官府會發。”
這下顧老爹驚訝不已“官府還能給發碗”
一只碗不值什么錢,可這么多的難民,沒人一只就不是小數目了。
老李點頭道“待會兒你就知道了。”
隊伍飛快的往前,顧家人很快就明白他的意思。
只見熬粥的大鐵鍋旁邊,堆著小山一樣的竹筒,毛竹又粗又長,砍下來清洗一下,不用加工就能當做碗來用。
程老頭嘖嘖道“負責施粥的人想得周全,心思也靈巧。”
“真的有粥。”顧延年可不管這些,眼巴巴的看著那一口大鐵鍋。
老李打了粥就走,輪到了顧家五口。
“牌子。”負責施粥的是個小年輕。
顧老爹將保存好竹牌子遞過去,小年輕往上頭劃了一道記號才還給他。
“有碗嗎”
“沒有。”
小年輕拿給他們竹筒,一人一個。
熱騰騰的清粥倒入竹筒,顧家四口人不約而同的咽了咽口水。
輪到顧佳年,他抱著自己的那個竹筒高高舉起來。
小年輕忍不住多看他一眼,逃難的人不少,但能走到德州的基本都是青壯,老弱是第一批死在路上的。
這般大小的孩子,難民中不多見,難得長得很是可人。
他手一晃,鍋底下的米粒被攪動,打出來的清粥滿滿當當。
“多謝小哥。”蔣氏連忙拉著兒子道謝。
“竹筒能反復使用,不要浪費。”小年輕笑著提醒了一句。
離開隊伍,顧延年就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好燙,米粥原來這么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