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都罷了,咱們周夫子最重規矩,絕不可學他。”指了指后頭的田鴻寶。
顧佳年自然是一一道謝。
有周夫子鎮著,除了田鴻寶這個小插曲,顧佳年的蒙學生涯倒是順順利利。
幾天下來,顧佳年就摸清楚青松私塾的情況。
蒙學班一共有十二人,如今加上顧佳年就是十三人,最大的田鴻寶十二歲,最小的就是他,五歲。
除了田鴻寶之外,其余同窗都還算和善,尤其是孫修竹很喜歡照顧人。
在蒙學班里頭,其他同窗大多不喜歡張揚的田鴻寶,卻以孫修竹為首。
顧佳年后來無意間才聽到,孫修竹是縣太爺的侄子。
為此,他還偷偷打量過孫修竹,卻沒發現他哪里跟縣太爺長得像。
一日上課的時間加起來,也就兩個時辰,顧佳年腳步快一些,便能踩著夕陽回家。
顧老爹不放心兒子,每次不是他在城門口等著,就是讓顧延年來。
每次一放學,顧佳年總是馬不停蹄的往城門口跑,一口氣不歇,讓想找茬的田鴻寶都沒逮住機會。
“大哥。”顧佳年歡喜的喊道。
“寶兒。”即使每天都見,但兄弟倆還是親熱的不行。
“包給我,喝口水。”顧延年給弟弟擦了擦汗。
“我不累,大哥是不是等久了”每次不管他跑得多快,到地方總能看到爹爹或大哥。
顧延年笑道“剛到,你時間算的剛剛好。”
回家的路上,顧佳年也不閑著,說完白天的事情,就開始背新學到的知識。
顧延年光是聽,都覺得自己頭大了一圈“寶兒,咱能不能歇一歇,走路還要背書”
顧佳年笑了笑“反正是用腳走路,就當打發時間了。”
顧延年對弟弟豎起大拇指“咱寶兒這么用功,將來肯定能當狀元。”
“哥,你想不想學,不如我教你吧。”顧佳年提議道。
顧延年把頭搖的像撥浪鼓“我哪兒有時間,還不如多開幾塊荒地。”
他生怕弟弟逮著自己不放,還說“喜年喜歡這個,你教她就好。”
顧佳年只得放棄這個想法,回家教二姐去了。
姐弟兩人在院子里頭寫寫畫畫,也成了顧家的一道風景。
很快,顧佳年就習慣了每天起早上學的生活。
早晨入學后,周夫子會先對前一日的教導內容抽背。
背得出的沒有夸獎,背不出的就打手心,田鴻寶幾乎每次都被打,越發嫉妒不用挨打的顧佳年。
但他也只敢偶爾小動作,不敢太過分,怕被周夫子發現。
顧佳年才不怕他的小動作,左右沒幾句話,田鴻寶總會自己氣得要死,卻拿他沒有辦法。
抽背之后,便是授書。
所謂授書,就是周夫子先范讀,學生跟著讀,一字一句的進行模仿。
周夫子通常會讀三遍,然后再看著學生們繼續讀書,發現誰錯了就會糾正。
等周夫子覺得學生們讀熟了,才會開始講書,講解字義,偶爾也會引經據典,講起故事來。
顧佳年尤其喜歡這個,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
回到家中,他還會不厭其煩的講給家人聽,就當是鞏固知識。
講解了字義,學生們就得繼續讀書,一直到能夠背誦流利為止。
這對顧佳年而言太容易了,通常只需要一遍,他就能記一個大概,三遍下來便能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