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年猛地瞪圓了眼睛。
“先生,我能去嗎”
管他能不能,先上了再說。金光激動起來。
周夫子撫著山羊須,笑著說道“你入學的時間雖短,但進步飛快,學問扎實。”
“縣學考的是基礎,第一次下場不求你能考過,提前入場適應一下也是好的。”
周夫子心底也是考量過的,讓顧佳年去縣試,其實是有些冒險,并不符合周夫子的心性。
可走了一趟清源文會,周夫子又覺得這孩子聰穎過人,一直拘著他前進反倒是錯。
顧佳年用力點頭“學生愿意一試。”
周夫子笑了笑“正好此次私塾里有其他學生,也要參加縣試,你們相互結保,倒是也便宜,不怕有人壞事。”
顧佳年一時有些疑惑。
聽周夫子細細說來,他才知道縣試可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科舉路上,縣試只是第一步,可這第一步也有門檻。
縣衙公布縣試時間后,有意向的讀書人就要先去報名,親供、互結、具結三樣。
其中親供就是履歷,包含本人姓名、年歲、籍貫和容貌特征,甚至要將三代以內的直系長輩一一寫明。
這一項還是最簡單的,但凡是身家清白,不涉賤籍的人都能通過。
難的是后頭兩樣。
第一個是互結,需同時參考的五位學生相互作保,一旦其中一人有作弊行為,那么直接五人連坐。
這簽訂的不是互結保單,而是他們的生死狀。
所以每次縣試,讀書人都只愿意跟熟識的好友、同窗結報,再不肯相信陌生人。
周夫子此時提出來,也是因為這一次私塾里頭,正巧有其余四人都想下場一試,顧佳年如果也去,就不用發愁結保的事情。
另一個便是具保。
具保需請本縣的廩生認保,廩生難得,認保也是要擔著風險,若是考生出錯,這廩生也是要擔責的。
所以每年縣試,愿意認保的廩生門前熱鬧,很是搶手。
臨川縣請保的費用,通常在一兩銀子,繁華的縣城只會更高。
周夫子笑著說道“老夫便是廩生,你們在青松進學,自然由老夫認保,倒是不用另尋他人。”
這也是在私塾讀書的好處,自家先生便能認保,且不收銀子。
顧佳年連聲道“多謝先生,學生一定好好考試,不讓先生失望。”
周夫子又交給他幾本書“既然要考,雖不求名次,但也需全力以赴。”
“這半年你要勤奮苦讀,做好準備。”
顧佳年自然點頭。
等他回去,田鴻寶就迫不及待的問“先生跟你說什么”
“是明年的縣試,我打算去試一試。”
田鴻寶驚訝道“你才入學一年,就要下場了”
“只是試一試,看看縣試是怎么回事兒,免得以后慌張。”顧佳年解釋道。
田鴻寶咋舌,悶聲道“完了,等我爹知道肯定又會逼著我上進。”
他都入學好幾年了,都沒想過下場,周夫子也從未提過,顯然對他并無信心。
顧佳年便說“那不如一起苦讀,到時候一起下場。”
田鴻寶聽了卻直搖頭“算了算了,我就不是那塊料。”
他可不想到時候交白卷,丟人事小,挨老子的打才事大。
田鴻寶自認不是讀書的料,可惜他爹不死心,私塾讀了一年又一年,還是毫無長進。
等顧佳年回到家,將參加縣試的事情一說,顧家人果然高興。
“要是考過了,咱寶兒豈不成了童生。”
顧佳年解釋道“只考過縣試還不算,要考過府試才能算童生,后頭能直接參加院試。”
顧延年聽了咋舌“這一場場的考,聽著就沒完沒了的。”
“要不怎么說讀書人辛苦。”蔣氏也說。
程老頭笑了起來“寶兒才五歲,過了年也就六歲,有的是時間慢慢考。”
“先生也這么說,不求一次考過,但去試一試,知道自己的斤兩也是好的。”
最主要周夫子自己認保,不收學生的保費,他們參加縣試的成本就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