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年對皇庭的第一印象,是那朱紅色的高墻,抬頭望不到邊。
這地方倒是還不錯。狐貍老師評價了一句。
顧佳年嘴角一抽,皇庭在狐貍老師的眼中,也只得到一句不錯。
準進士們都擺出眼觀鼻鼻關心的姿態,并不敢多看,禮官曾說過,進入宮廷之后最為忌諱的便是東看看西瞧瞧。
黎明開始,經歷了第一遍點名,準進士們才慢慢從側門進入宮殿。
顧佳年作為會元,理所當然的站在了第一位。
很快,他們在一座宮殿前停下來,排列在外等待面圣。
與準進士們對應的,便是站在另一側的文武百官,同時在外恭候。
“參見陛下,陛下圣安。”
顧佳年站在最靠前的位置,也壓根瞧不見皇帝的衣角。
“平身,開始吧。”
“請考生入座。”
顧佳年的位置在第一排正中間,左右分別是第二名和第三名,會試選拔出來的99人,都是按照名次排列落座,在大殿內答題。
贊拜行禮后,由禮官進行散卷,頒發策題,殿試才正式開始。
策題公布之前,顧佳年心底也提著一口氣,生怕皇帝老子又給他們出一道大難題。
等看清題目,他心底倒是一松。
論國富民強之策
相比起會試策題來,這一個題目簡直是中規中矩,不管從四書五經,亦或者踐行實操,都是能說出個一二三點的。
顧佳年深知自己對國家強盛與否缺乏經驗,索性就偏重人民,依舊從老百姓的安居樂業開始說起。
皇帝落座在高高的龍椅之上,俯瞰著大殿,將所有考生的一舉一動看在眼中。
他的目光從顧佳年身上略過,并沒有太多停留,反倒是在某幾人身上略略停頓。
過了一會兒,皇帝忽然起身,從龍椅上走了下來。
隨著腳步聲傳來,考生忍不住呼吸一窒。
一道陰影遮住光線,顧佳年正寫的酣暢淋漓的動作也是一頓,但很快,他便恢復如常,迅速答題。
反正皇帝他已經見過,要得罪早就得罪了,與其誠惶誠恐,倒不如想想如何答題。
皇帝眼神微動,暗道這孩子的心性倒是堅韌。
他繼續往后走,雨露均沾,每個考生都低頭看一看卷子。
大部分考生有些緊張,但也能強做鎮定,只有一二太過激動,手頭一抖,卷子上便落下一大點的墨汁。
那考生又驚又怕,眼淚差點跟著一起落下來。
皇帝眉頭一皺,沒多停留,但顯而易見,這污了的卷子,怕是得不到好名次。
殿試與會試又有不同,只彌封,不謄寫,對書法的要求極高,稍有不慎便會落下名次來。
轉悠了一圈,皇帝興致缺缺的開口“盧愛卿,你繼續監考。”
說完,竟是直接帶著其余官員離開了,只留下此次會試的主副考官。
“盧大人,圣人是不是動怒了”
哪知道還有考生膽子那么小,圣人往他身邊一站,整個人都在打哆嗦。
要知道圣人也是馬上得來的天下,最見不得膽小如鼠的。
盧大人瞥了他們一眼“專心督考,不要多言。”
大炎朝的殿試持續時間不久,從黎明開始,到晌午結束,宮中并不管飯。
當然,大炎朝殿試的要求字數也少,前朝末年時期殿試題目都能長達千字,策問通常要寫兩千字左右,一直要考到日暮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