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工部尚書還是空著手走了。
人一走,廖榮光便喝了一口茶,暗道“老狐貍,到我面前來演戲來了。”
瞧顧佳年站在旁邊,又問“你是不是覺得這老東西很可憐,很為難”
顧佳年便問“大人是要教我”
“哼,你瞧著吧,那老東西奸猾奸猾的,明明是九皇子給他出了難題,他不愿意得罪九皇子,就想讓我來背鍋。”
“在戶部做事,最要緊的便是守住國庫的口袋,否則你這塊兒賣賣人情,那塊可憐可憐,等將來圣人問起,便全是你的罪過。”
顧佳年恍然大悟“多謝大人指點。”
廖尚書喝完了茶,才問“看完賬本了”
“是。”
“拿著什么,讓本官瞧瞧。”
等拿到那個小本子,廖尚書翻開一看,倒是眼前一亮“你這記賬的法子倒是不錯,看起來一目了然。”
“只是雕蟲小技,若能用上,縮減盤賬的時間,倒是也算能派上用場。”顧佳年笑道。
廖榮光哈哈一笑,抬頭看他“除了這賬本,你還瞧出什么來。”
顧佳年沉吟起來。
“本官讓你看賬本,可不就是為了讓你變成賬房先生。”
廖榮光意有所指。
顧佳年頓了頓,才回答“大人,為何大炎這些年還算風調雨順,國庫卻還是入的少,出的多”
廖榮光挑起眉頭來“你問到點子上了。”
“按理來說,雖說國庫支出不少,但全國上下的稅收就不是一個小數目,可下官盤點之后卻發現,各地稅收已經停留在十幾年前,只有少數幾個地方略有增長。”
廖榮光點了點頭,又道“那你可看過當地人口變化”
“各地都有所增長。”
廖榮光嘆氣道“陛下鼓勵百姓生育,生男生女都有所獎賞,可生下來的孩子卻不是立馬就能干活的。”
“但仔細算一算,大炎至今已有二十年,第一批孩子早該成家立業了。”
廖榮光才說“所以才難辦。”
“如今是按戶收稅,可百姓只增人,不增稅,陛下不忍苛刻,各地稅收增長艱難。”
顧佳年翻過賬本,也知道如今占大頭的還是人丁稅。
“佳年,依你之見,當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顧佳年沉吟了一會兒,才道“強制分戶,家中子女滿二十,便需另立門戶。”
“但若一味強制,會引發百姓反彈,不如在另立門戶之上,獎賞子女開荒免稅的特權,這樣一來,與當年災民落戶政策異曲同工,有好處在,百姓們會爭相效仿。”
廖榮光抬頭看他,笑起來“正合我意,圣人也是這么想的,很快詔令便會下發。”
顧佳年一聽,笑道“是下官班門弄斧了。”
“怎么能算是班門弄斧,這可是圣人都覺得好的辦法。”
廖榮光起身,又拍了拍顧佳年的肩頭“不過除了人丁稅,關稅、鹽稅才是大頭,開源節流,不能只靠著節流。”
顧佳年眉頭一動“圣人難道是想重開關市”
他說的關市,自然不是尋常的關市,而是位于便將,與西北各部互通往來的關市。
大炎初立時期,因為西北不安定,皇帝大手一揮關閉了關卡,這些年來從未松動過。
廖榮光點頭“圣人確實是有此意,只是朝中大人們意見不同,暫未達成一致。”
“你倒是說說看,重開關市是好是壞”
顧佳年心思一轉,便道“有弊有利,但總的來說,還是利大于弊。”
“大炎這些年休養生息,有重兵在手,能威懾鄰國,并不畏懼敵國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