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留在京城,家里還有兩個拎不清的,將來可真說不準。
顧佳年心底很是不舍“太子并不一定會同意。”
“他會同意的。”
廖榮光看了看得意弟子,又笑了起來“本官不在了,你卻還在。”
“如今圣人壓著你的功勞不發,想來是要讓太子施恩,將來也好重用與你。”
“佳年,你要抓住這次機會。”
顧佳年認真的點了點頭。
就如廖榮光所料,雖然皇帝技高一籌,壓制住了逼宮造反的兒子,可從這一日開始,他的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
皇帝不得不將大部分政務交到了太子手中,讓滿朝文武意外的是,以前平平無奇的十三皇子,忽然綻放出卓越的政治才華來。
此時眾人才意識到,十三皇子并非無能,而是韜光養晦。
關市的功勞被壓而不獎,顧佳年又回到了戶部郎中的位置,繼續在廖榮光手底下做事。
廖榮光先后三次上書告老還鄉,老皇帝依舊不允。
次年,老皇帝又重病一場,終于禪位于太子,被尊為太上皇。
廖榮光在新帝登基后,再次上書請告老還鄉。
這一次,新帝只留中不發。
新帝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升了顧佳年的官。
連跳兩級,從正五品的戶部郎中,轉身一邊,成了正四品的左僉都御史,在督察院,專門掌管職專糾劾百司。
顧佳年看到調令,便知道這是個得罪人的差使。
太上皇還沒死,皇帝便忍不了朝上老臣,所以才會將他放到了督察院,指哪兒打哪兒。
廖尚書再一次告老還鄉時,新帝終于應允。
在朝堂開啟新一輪的大清洗時,顧佳年不得不承認,廖尚書當初的話是對的。
他若是留下來,絕對在這位新帝手中討不到好處,哪里有如今的光耀。
這場新舊轉變,朝堂風云,持續了整整五年,一直到太上皇駕崩,才算是徹底降下帷幕。
國喪結束,顧佳年便入宮求見。
“你想外放”新帝面露詫異。
顧佳年行禮道“陛下應當知道,微臣出身農戶,志在鄉野地頭,留在京城,微臣無施展之地,倒不如去到地方,為百姓們做一些實在事。”
皇帝挑起眉頭來“你可知道知府也不過官拜四品,你在督察院做得好好的,再往上挪一挪也近在眼前。”
“現在離開京城,那可是全功盡棄了。”
顧佳年只堅持道“微臣志在于此。”
皇帝打量著他,半晌才笑了起來“罷了,你能秉持初心也是難得。”
“顧愛卿,朕聽說你祖籍在隴田府,只是年幼時候遇上災荒,才逃難到了青城府。”
顧佳年點頭答是。
“既然如此,隴田府正缺知府,顧愛卿可以故地重游幾年,等償還了初心,朕再調你回京。”
這就是答應了。
顧佳年松了口氣,拱手謝恩。
隴田府嗎
爹娘一直惦記著回老家祭祖,若是知道他要去隴田府,想必會很高興。,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