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z30區域。
聯邦所有的區域按照經濟發展繁榮度劃分,從a到z,大區中的小區域從1到30,依次降低。
z30的條件是最差的。
全區域處于節能模式下,街道上除了維持照明的路燈,沒有其他公共設施。舊金屬樓層十分擁擠,樓道狹窄,許久沒有翻新。
整片區域散發著暗沉的感覺,充斥莫名的壓抑。
顧徹才從磁懸浮車上下來,看到這一片區的第一印象,不禁皺眉“z30區居民占比是多少”
“不多,只占z區的1。”
“但他們的社會關系淡薄,資產都為負數,同時身患重癥疾病。即便是政府有心扶貧補貼,在看不到期望回報的情況,也只能最基礎的三餐營養液,和半年一次的免費藥物。”
這屬于最后的人道主義關懷,因為這些人完全屬于政府負擔。
不像失去父母,無人領養,從而輾轉到z區的孩童,他們還有無限可能的未來,值得政府花費大部分資金去扶持教育。
“”
沉默兩秒,顧徹目光復雜地看著眼前的場景
“走吧。”
一行人穿過狹小的金屬樓道,走著完全不供電的步梯式臺階,沉悶的腳步聲回蕩在老舊的樓層中,耦合不到位的金屬板有時會發出嘎吱嘎吱的動靜。
路上沒遇到別的人。
住在這里的人基本上自顧不暇,哪有心情去關心家門口有什么熱鬧。
沒多久,顧徹等人停在一間公寓前。
門牌都生銹了,摁門鈴的時候,ed提示燈光亮微弱地閃爍著。
“您好,主人不方便見客,請問您今日拜訪是有什么要緊事嗎我可以幫您轉答。”
沒有感情的機械電子音響起,代替了開門。
“我們是醫師,上門免費為病人體檢的。”
顧徹語氣平靜。
“稍等,請出示醫師證,并驗證虹膜人像。”
不管型號多少老的人工智能,都能接收來自主腦的基礎信息庫,進行身份核驗。
“滴”
“核驗通過,歡迎各位醫師的到來,請進。”
人工智能說完,公寓的房門自動打開,讓眾人得以看清里面的情況。
公寓非常簡陋,開門就能一覽無余。
家具只有一張金屬床,水壺類的日常用具等都擺在地上,唯一的隔間是衛生間,沒有廚房。
此時,公寓主人正雙目無神地躺在床上,金屬床板折疊60度,供他能躺坐。
資料上顯示,他今年60歲,在平均年齡150歲的聯邦,屬于中年人。可他現在的模樣和老年人沒有區別,鬢發斑白,皺紋爬滿臉頰,看起來很虛弱。
人工智能一板一眼地給他轉述著醫師到來的消息。
他呆呆愣愣的,“吃,醫、醫院不錢”
腦部神經受損嚴重,癡呆和反應遲鈍都在顧徹等人的預料。
dquo先給他做神經修復,然后還有一位”
話剛說到一半,眾人耳邊倏然傳來“呲啦”一聲,像是老式電路里電流被強行中斷,發出不堪重負的聲音。
房間里的燈頃刻間全暗了。
眾人戒備地警惕著,卻對上昏暗光線中,床榻上躺坐著的人那雙焦灼眼睛。
“顧氏你們是顧氏的醫師,對吧”
語言表達流暢,語言邏輯正常,哪里有先前眾人看到的那副癡傻模樣
不等眾人回答,他自顧自篤定,繼續往下說,“我看到你們的醫師證了,一定錯不了”
“救救我,請救救我我住的地方都有監控,只能先斷電,才能跟你們說話”
“”
找到線索了。
比預料中的還要順利,也比預料外還要復雜。
另一邊。
a區,商業中心。
天氣由晴轉陰,連綿的烏云堆積在天邊,空氣中的濕度不斷上升,隨時會落一場雨。
“董事長,是否需要現在準備回住處天氣檢測還有一小時就會下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