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今兒王老七家要殺豬,您比俺們懂行,知道豬身上那塊兒肉最香,要不吃了早飯,你去看看唄,二弟明天就要回書院了,正好今天咱家改善改善伙食,也見點兒葷腥。”
周老爺子小蔥蘸醬的手頓住,家里除了小兒子,就數這個能干的大姑娘招他稀罕,不過若把兩者放一塊兒,那肯定還是小兒子是心頭寶。
二郎考上的是府學,官家辦的,不收束脩還包吃包住,就是里面大多是富貴子弟,像二郎這種寒門出來的少之又少。
周老爺子上次去府學看周二郎,看見兒子一身粗布青袍混在那些手持折扇的綾羅綢緞間,心里不是味兒。
天兒越來越熱了,得給二郎做兩件夏衫,他還想給二郎買把折扇,另外同窗好友之間的應酬也需要錢,人情世故在那兒都重要,這次大姑娘能平安回來,就是二郎的人情起了作用。
還有城里薛神醫,雖說人家讓什么時候有錢了什么時候給,看那意思甚至給不給都行,但若真不給,那天二郎中舉做了官,這些就成了拿捏二郎的短處,閨女婦道人家只知道沾便宜,眼光還是短淺了。
處處都需要銀錢,一斤豬肉要十八文錢,也就那一會兒的香,吃到肚子里能頂個啥
不過他當時確實答應了大姑娘要買豬肉犒勞她,這說話不算話,有損他一家之主的威信,老頭兒犯起了難。
周二郎看了他爹一眼,笑著開口,“爹,鈺哥兒這次能救回來多虧了大姐能干,大姐竟還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讓醫館賒賬,著實令二郎敬佩,當時那種情況若換了二郎都不會比大姐做得更好。”
稍頓,他又道“為官者賞罰分明論功行賞,爹雖不是什么大官,可也是我們周家的一家之主,理應效仿。好叫鈺哥兒、蘭姐兒這些小輩兒向大姐學習,遇事臨危不亂,巾幗不讓須眉。”
一番話說得周老爺子和周鳳英連連點頭,周大郎也忍不住用充滿敬佩的目光望向大姐,只有老太太心里苦,自家這么能干的姑娘,咋就命苦遇上那么個負心漢,這輩子算完了。
蘭姐兒見二叔夸自己娘親,與有榮焉,低著頭抿嘴兒笑,有娘的地方就是家,姥姥、姥爺、大舅、二舅,還有舅媽對自己都很好,比跟著那個嫌棄她是女娃的糟心爹強多了。
家里的凳子不夠用,小孩兒沒資格坐凳子,周錦鈺坐在周二郎懷里,忍不住抬頭看了他爹一眼
自己這爹用心良苦,總是有意無意夸贊大姑,應該是怕她被休后一蹶不振吧,不過依據自己的觀察,大姑的格局大得很,該吃吃,該喝喝,還不忘給自己爭取吃肉的福利,就算放在后世,那也是女人中的楷模。
周二郎見兒子看自己,以為孩子餓了,忙舀了一勺雞蛋羹,喂給他。
被堵住嘴巴的周錦鈺“”
一家人吃過早飯,周老爺子去買豬肉,周鳳英知道他摳門兒,不定買多一點兒夠不夠塞牙縫呢,道,“爹,俺正好找王老七她媳婦兒要鞋樣子,跟你一塊兒去,也順便學學這豬肉咋挑。”
“嗯。”老頭兒從鼻腔里哼了一聲,拎著個竹籃子先一步出了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