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鈺“爹,衛靈公問陳于孔子。”
“嗯,衛靈公問陳于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
周二郎一字不差背誦了一遍后,稍頓,繼續道“也道之師相固,然”
周錦鈺的嘴巴漸漸張大了,沒聽錯吧,爹這是在倒背
天,世上竟真有把一本書做到倒背如流之人
瞥見兒子一副崇拜佩服的小模樣兒,周二郎唇角兒勾勒出淺顯的笑意來,學生的學習之路往往就是從對老師的崇拜開始。
周二郎沒有按照順序講論語,兒子翻到衛靈公這篇,他便從這篇開講,講了約莫一柱香的時間,便不講了。
才子之名不是白給的,尤其是在南州府這樣的科舉大省,能成為首屈一指的大才子,自然肚子里有貨,就連對讀書不感興趣的蘭姐兒都聽得津津有味。
周錦鈺這還是第一次直觀感受到爹做學問的厲害,就,莫名還挺有幼稚的自豪感。
天氣越來越涼,老百姓飯桌上基本不見什么綠葉菜了,中午,大姑做了一大盆兒醬燒芋頭排骨,配上大米飯,這在農戶已經是頂級配置了,尋常人過年都不見得能吃上。
周錦鈺喜歡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紅薯、土豆都愛吃,尤其是紅薯粉條,對前世酸辣粉的味道不要太懷念,可惜大乾朝都沒有,至于是否也像辣椒一樣生長在外邦,就不得而知了。
芋頭也算是高淀粉食物,尤其混合了排骨的湯汁兒,軟糯中帶著咸香,十分對他的胃口,周鳳英給他盛碗里的三小塊兒很快就被吃完了,碗里的排骨倒是沒有動。
他有點兒想吃,但小胳膊太短夠不到,抿了抿唇,抬頭瞅了身邊的周二郎一眼,希望爹有點兒眼力價。
周二郎挑眉,不解地問“怎么了”
周錦鈺怎么好意思當著眾人討嘴吃,搖搖頭,“沒事。”
說完,生怕周二郎看不見似得,把自己的碗往前推了推,你那么聰明,這么明顯的暗示你懂吧。
周二郎視而不見。
周錦鈺只好低下頭,不甘心地去扒拉自己小碗里的排骨吃。
坐對面兒的周大郎勾了勾嘴角兒,夾了一大塊兒芋頭,就要往小侄子碗里夾。
周二郎朝他微微搖頭,周大郎動作一頓,心里了然,二弟大概是擔心給吃多了不好消化,手肘一抬,將芋頭越過小侄子直接扔到了周二郎碗中。
周二郎整個愣住,小時候芋頭都吃吐了,不要說吃,他現在看見芋頭都夠夠的了,大哥這是成心的,成心的
大姐若整治他,還可以理解,可對面是他憨厚的大哥呀。
難得二弟有吃癟的時候,周鳳英忙笑著挑了一塊兒最大的芋頭也放到二弟碗里,道“二郎,今天姐做這芋頭絕了,快嘗嘗,嘗嘗。”
周錦鈺抬起頭來,你們怎么回事兒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不帶這么欺負人的,周錦鈺毫不客氣地從周二郎碗里搶了一塊兒到自己碗里,“爹,我也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