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周二郎把這場比賽搞得太有看頭,帝王也忍不住來了興致,要御駕親臨,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皇帝在的場合,安全方面必須是第一位的。
還有就是周二郎可不認為皇帝只是單純來湊個熱鬧,必然有他的政治目的,聽說最近朝堂上皇帝與內閣針鋒相對鬧得很僵,估摸著是借此機會君臣同樂,緩和一下關系。
他得給皇帝方便啊,如何在看臺座次安排上既能體現出皇帝的尊貴,又能拉近又朝臣的距離就得有講究了,另外這皇帝左右手邊兒安排幾個位置合適,都給那些人坐,全是心思。
七月初九,天氣晴好,大乾朝童子軍兵王爭霸賽正式拉開。
考慮到現在是夏季,中午天氣熱,孩子大人都受不住,大賽開始時間門與早朝時間門同步,定在清晨卯時開始入場。
比賽入場口,巨大的紅色橫幅拉起來,彩旗飄舞,鑼鼓聲聲,一條長達足有百米的紅毯鋪設在地,紅毯兩側站立有精神抖擻,銀盔亮甲的迎賓的儀仗兵。
涉及到軍隊的事情都敏感,周二郎一個新上任沒有實權的翰林官兒哪里能調度得了儀仗隊,沒看皇帝點名戶部配合他,都有人給穿小鞋嗎。
真要往上邊申請吧,又顯得他小題大做,儀仗兵那都得是重大場合才會出現的。
既然說了是童子軍兵王爭霸,干脆弄來一幫小孩兒做儀仗兵,既不違規,又能極大的活躍氣氛,他這也是受了進士冊封那天看到皇帝儀仗方隊的啟發。
這些孩子高矮胖瘦個頭兒都差不多,身上的衣服亦都一模一樣,都是平民里選出來的孩子,十二三歲左右,懂事了,訓練起來省心。
反正有人給贊助不花自己錢,周二郎刷一波好人卡,報酬給的相當豐厚,前來報名的孩子擠破頭,當真是百里挑一選出來的,人機靈,模樣兒也周正,往哪兒一站,當真讓人喜歡。
來賓們依次走過紅毯進場,進場時會有小儀仗兵的領頭高聲誦讀“某某某及其家屬進場”
領頭誦讀一遍,兩側儀仗兵跟著誦讀兩遍。
注意這里都某某某并非大人的名字,而是參賽孩童的名字。
大乾朝的百官哪里見過這種玩兒法,一幫小孩兒更沒有見過,不但沒有見過,他們在家里再怎么被嬌慣,那也是父為子綱的大環境,自己的想法不被尊重不被看見那都是常態。
六到十歲的年齡,正是自我意識覺醒,追求自我存在感的敏感期,有這樣一場特別又隆重的大賽專門為他們而舉行,不但爹娘是他們的陪襯,就連皇帝陛下某種意義上也是,他們才是這里真正的主角。
每一個聽到自己名字被念的小孩兒無不油然產生強烈的自豪感,簡直熱血沸騰皇子們也不例外。
紅毯的盡頭是一寬大的長方形臺子,臺上一側置有椅凳高的災區募捐箱,保證孩童都可以夠得到,周二郎站立一側,一身鄭重其事的朝服將他身上的風流雅致收斂起來,端方有威嚴。
周錦鈺站在他旁邊兒,上穿黑色交領上襦,下面朱紅色襦裙,腰間門飄下黑色絳帶,黑色把小孩兒襯得越發唇紅齒白,小金童一樣。
往后看,臺子后面的墻壁上懸掛了三尺高并六七尺寬的大幅紅布,上書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幾個大字遒勁有力,足見功底。
賀景勝來得早,是第一個沖上紅毯的小娃,賀武和盧氏陪著一塊兒來到臺前,賀景勝激動得不行,瞅了周錦鈺一樣,往募捐箱里投了五百兩的銀票,周二郎做了記錄,不會當著孩子們的面兒公布數額,但會呈給皇帝陛下。
周錦鈺上前,鄭重地往他胸前別了一朵小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