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郎此時正同賀明堂在牛狹嶺進行陣地布防,牛狹嶺澗谷深峻,道路狹窄,極為適合對敵軍進行包抄。
易守難攻的地形,再加上這個季節半人多高的茂密灌木叢,利于遮擋隱蔽,可謂是敵在明,我在暗。
這無疑是對大乾朝軍隊極為有利的條件,可將我方重步兵持戟善射,能攻善守的優勢徹底發揮出來,與之相反,哈撒人的騎兵在寬闊的地面上作戰占盡優勢,在此處卻是完全施展不開。
這正是當初周二郎研究了牛狹嶺的地形,同賀明堂定下的計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切斷后緩,前后包抄。
三萬大軍,派遣出八千機動部隊佯裝支援風離城,堅持幾天之后,有序后退,退至洪陽城,繼續迷惑敵軍,再行撤退,引敵軍進入牛狹嶺。
之后命騎兵在峽谷首尾夾擊,輕步兵協同重步兵埋伏在兩側高地,以逸待勞,等候敵軍。
待到敵軍深入,先行一波滾石檑木外加石灰攻擊,打亂敵軍隊形,使其馬匹在狹窄的道路上受障礙物所阻,更加寸步難行
趁哈撒人方寸大亂之際,車箭齊發,擒賊先擒王,凡能射殺哈撒小旗以上首領者,加官晉爵,重賞
當然,戰場上的形式瞬息萬變,此計若成,大功一件若是不成,項上人頭堪憂。
因為一旦牛狹嶺這最后一道關卡被突破,迎接哈撒鐵騎的就是開闊的大平原,又正值秋收之際,哈撒人糧草問題都不用考慮了,直接就地取材,兵強馬壯,糧草充沛,一舉沖到安京城都有可能。
威脅到皇帝安危,你說要不要殺頭。
機遇與風險總是共存,也正是突圍牛狹嶺以后的誘惑巨大,哈撒人才有可能冒險進入這危險之地。
一方面是干掉西北蠻夷最強大的哈撒騎兵,保我大乾邊境至少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安寧。
一方面是被敵軍突圍,威脅到京師安危。
敵軍糾結,就連賀明堂也難以抉擇,誘惑太大,可風險也太大了,雖然說是我方勝面兒極大,可這萬一呢,萬一的后果,他承擔不起。
周二郎給他吃了兩顆定心丸兒。
第一、哈撒人若是沖出重圍回撤,蘇密是其必經之地,哈撒大勢已去,若是蘇密配合最好,若是不配合,就派人在哈撒回撤的半途中不惜一切代價對其伏擊,消滅其有生力量,改變整個西北蠻夷部落現有的局勢。
此后,大乾朝可采用合縱合作之策,對整個蠻族部落進行實際控制。
第二、若此次誘敵深入不成,反成引狼入室,那就只能動用最后一步在禹北施行堅壁清野,用火燒毀禹北最北邊幾個郡縣的糧食,徹底斷了哈撒人的糧草補給。
人無糧可吃,馬無草可用,再厲害的軍隊也得趴下
賀明堂真是徹底拜服周二郎,為了讓禹北老百姓能吃上飯,想千方設百計,勞心勞力是他,現在要毀了老百姓莊稼的人還是他,絲毫不顧及他辛辛苦苦在禹北攢下的好名聲。
為了大局,不為聲名所累,周侍郎的格局之大,絕非一般人能比,他若不成事兒,天下沒人能成事兒。
再高明的計策,也還需要落到實處,實際運作中的各種細節,就得靠賀明堂這種有著實戰經驗的人來把控了。
賀文找過來的時候,周二郎正在營帳里研究洪陽、風離、蘇密這三個地方的地形地貌,聽到動靜,一抬眸,見是賀文,嘴角兒扯出一絲笑意,放下手中地圖,做了個請的手勢,“賀指揮使,請坐。”
大哥的頂頭上司過來,周二郎比對著賀明堂更加客氣了幾分,命人倒水沏茶。
賀文摸了摸嘴角兒,有點兒為難,可再為難,那不也得勉為其難。
賀文組織了一下措辭,決定還是先鋪墊一下,他道“周大人,這蘇密地方雖小,但戰略地位卻不一般,對我們攻打哈撒亦有重要作用,不知道對于前去說服女王的人選,周大人可有什么想法。”
周二郎心里自是有了人選,兵部李侍郎的侄子最是合適不過,不過既然賀文有此一問,定然是有什么想法,二郎順著賀文的話意淺笑道,“聽指揮使此言,莫非是有了什么合適的人選”
“咳,咳咳。”賀文清了清喉嚨,道“正是,我軍有一細作現下已經混進蘇密部落,且取得了蘇密女王信任,成為其貼身近侍。”
“哦”周二郎尾音微揚,目光里露出些許似笑非笑來。
貼身近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