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一起跪倒在地,高呼“臣等恭迎皇太子回宮。”
周錦鈺從容應對,聲音朗朗,不疾不徐道“諸位愛卿快快平身。”
見到周錦鈺,文武百官的表情同周二郎一樣難以置信又羞愧得無以復加。
陛下,陛下他說的竟然是真的,金尊玉貴明珠寶玉般被陛下捧在手掌心的太子殿下竟然是真的去體察民情了,少年瘦削的身體和曬黑的俊秀面孔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前后膚色對比之巨大,讓在場的每一位都為之動容不已。
然而太子真正打臉百官的事情還在后面。
太初五年十月,太子給皇帝陛下上了第一道奏折,奏折內容如下規定各省、府、州、縣都要編修地方志。
地方志涵蓋到各地方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幾個重要方面。
你像是這次調查黃河的各河道狀況,倘若有縣志做了記錄,自己就不必如此辛苦,假如一個地方官離職或者是調任,新上任的官員亦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本地概況。
太初五年十二月,太子殿下寫了一份大周朝農業發展戰略與規劃報告
報告將大周朝的農業發展戰略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不同,二十年內全面推進田稅的改革,使耕者有其田,還耕于農。
第二,引起良種,促進更多的良種育苗,大力推廣番薯,玉米,馬鈴薯等高產作物的種植。
第三,興修水力,解決水患以及干旱對農業的影響,加大對傳統農具的創新,鼓勵開荒墾田,誰墾荒,誰耕種
第四,發展棉花等經濟作物對主要糧食的補充,從而帶動紡織業發展,促進手工業發展,促進出口創收,減少農民對土地的過分依賴,實現以農促商,以商促農。
第五,朝廷設立農社部,主導以上四個方面的發展。
這份規劃報告一出,再次顛覆眾臣對自家太子才華的認知,我們陛下與太子殿下都是天選之人,天佑大周呀。
只不過周錦鈺的規劃報告里提到了太多眾人不能理解的新名詞兒,有些詞兒甚至連周二郎都迷糊,周錦鈺不得不又在宮中辦起了“掃盲班”給相關人員授課。
尤其是新成立的農社部諸位官員。
“據史書記載,周鳳青、周錦鈺父子聯手開創出令世人矚目的大周盛世,大周朝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國力強盛,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千年以后的歷史博物館里,講解員正在動情講解著這段歷史。
語氣稍頓,講解員又道“值得一提的是,大周的史記中多次提到一個重要人物周鳳青之兄周鳳山。”
“據書中描述,周鳳山身高九尺,魁梧奇偉,坐鎮大周西北邊境,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其率領的西北軍更是威名震震。”
“我們之前提到過大周朝重視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除了發展海上貿易,也重視絲綢之路的重建,而在絲綢之路上,這位鎮國大將軍的威名就是最好的通關文牒。”
“除此之外,周鳳山本人作為皇族,卻打破傳統娶了蘇密女王,且一夫一妻,在他的影響下,邊境的大周子民與外族之間亦開始通婚交流”
“周家還有一個神秘人物,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個未解之迷,所有的正史都記載周鳳青只有周錦鈺一子,但是流傳下來的一份手稿卻證明太祖還有一子。”
“大家來看,就是這份手稿,保存極為完整。”講解員指著玻璃展覽柜中一張浸透歲月痕跡的泛黃紙張道。
“這份手稿經專家和高科技儀器鑒定卻系本人筆跡,令人奇怪的是一封寫給兒子的家書卻加蓋了皇帝御章。”
“這封書信的內容是一封道歉信,寫得極為動情,明熙吾兒,見字如面”
周明熙站在人群中,目光浸濕眼眶。,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