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聊天時,呂昭在認真揣摩王允的意思。
他們今日剛回長安,圣旨便下達了,時間太短蔡邕來不及運作,因此旨意基本代表了王允的意思,而且是他之前就想好的。
或許參考過皇帝和其他重臣的意見,但不會太多。
“派溫侯巡查四方,卻沒說具體哪個地方,我總覺得不太對。”蔡琰低聲道。
呂昭點點頭,她也是同樣的想法。
“什么”呂布忽然提高聲音,“王司徒竟還未赦免董賊的部曲”
呂昭和蔡琰對視一眼,緊接著同時回頭看去。
荀攸嘆了口氣,面露些許愁色,“眼下城中已有謠言,稱王司徒準備殺光涼州人。”
“怎么可能”呂布眉頭緊皺,背著手走來走去,“但若任此謠言隨意流傳,被董賊殘部得知,便是大事不妙。”
西涼軍遍布司隸,有數十萬之眾,戰斗力很強,一旦聯合起來,破釜沉舟,孤注一擲,后果將不堪設想。
“不行我得去跟王司徒好好說說”呂布當即下定決心,匆忙往司徒府趕去。
呂布走后,屋內陷入了短暫的安靜。呂昭收好圣旨,命仆從看茶,請荀攸入座,開門見山道“荀司空也沒能勸住王司徒嗎”
荀攸倒也沒推辭,淡然入座后回答“叔祖父年事已高,力不從心,已經向陛下請辭了。”
呂昭眨眨眼睛,心想荀家這是看出了此刻的長安乃是個誰沾誰倒霉的爛攤子,怎么也救不回來了,所以直接決定退出了嗎
“巧了,我父親也遞交了辭呈。”蔡琰以扇遮面,淺淺一笑,“只是還沒定好要去哪兒。”
蔡家傳到這一代,已是人丁凋敝,蔡邕的堂兄弟將僅剩的宗族遷徙至考城,而被董賊反復蹂躪的故鄉潁川陳留郡,如今已沒有回去的必要了。
荀家的祖籍也是潁川,所幸董卓剛入雒陽掌權時,荀彧看出形勢不妙,果斷棄官歸鄉,后又帶著族人遷往冀州,總算是避開了董賊屠戮的禍事。
呂昭挽起長袖,素白的手指握住勺子,把橘皮、棗、薄荷、茱萸等亂七八糟的配料分別倒進壺里。這個年代的茶就是這樣喝的,跟現代的奶茶愈發像粥有異曲同工之處。
“過段時間,我們也得走了。”她的語氣聽上去漫不經心,“不知可否有幸邀請荀司空和蔡中郎一同上路人多也好有個照應。”
這話實在是謙虛,呂昭說的出行,是帶著呂布麾下全部軍隊一起的,并州鐵騎指哪兒打哪兒,尋常人等絕不敢來犯秋毫,要照顧也是他們照顧荀爽和蔡邕。
“那我就不客氣了。”蔡琰聞弦音而知雅意,答應得干脆利索,給呂昭打了個配合。
蔡邕本就有意隨呂布離開,蔡琰這里應承了,并不算自作主張。
荀攸慢條斯理地說“攸先謝過君侯好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