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點破的荀攸不再忍耐,莞爾一笑,“我是從叔祖父那兒聽來的。”
荀攸獲得消息的源頭應當是楊修,路徑是楊修楊彪荀爽荀攸。
王粲那邊的傳播路徑未知,也沒有探究的必要,反正他都已經決定寫書了,以他的名頭,如果沒意外,英雄記將來肯定會被士人學子們爭相廣為流傳,甚至千年之后還有人會拿來當史料認真研究呢。
“王司徒并不知情。”荀攸想了想,補充一句,“他一直奇怪溫侯是如何繞開他與董卓的眼線,向陛下討得密詔的。”
“他知道也沒什么,”呂昭說,“不過是又增添些許對我的不滿。”
王允對呂昭的不滿宛如烙千層餅,左糊一層,右糊一層,層層疊加,積攢到今日已數不勝數,多一層少一層完全沒差別。
荀攸不好議論長者,便將話題拉回來“您若是不愿,不讓他寫就是了。”
王粲奮筆疾書的動作不易覺察地一頓,速度放慢些許。
呂昭看在眼里,輕哼一聲,“君子一諾千金,我既已答應,便不會反悔,況且我也沒做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愛寫就寫吧。”
王粲放心了,書寫的動作愈發流暢奔放。
“只寫英雄,人物是不是有點少”呂昭忽然說,“有名的你都可以加上啊。比如公達,我覺得他的事跡就值得一書。”
荀攸沒想到這把火還能跟著燒到自己身上,無奈道“君侯。”
“其實我也是這么想的”王粲猛地抬起頭,“公達刺殺董”
他撞上了荀攸似笑非笑的目光,后半截話戛然而止。
呂昭用扇子擋住臉,只露出一雙飽含笑意的眼睛。
“咳咳,我還是先寫英雄吧。”王粲從善如流地改口,神色乖巧。
呂昭在扇子后給他使了個眼色,意味深長道“不著急,慢慢寫。”
我被寫進書里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既然如此,其他人一個都別想跑。
只要大家都被寫了,就等于都沒被寫。
王粲老老實實寫書,荀攸則問起了鄧家之事的后續。
呂昭將州牧府中發生的一切詳細說了,末了長嘆一聲,故作憂愁“我離開時,那老爺子還沒醒呢,也不知道后面要怎么辦。”
荀攸尚在思索,王粲一心二用,搶答道“我猜他肯定會”
呂昭和荀攸不約而同地看向王粲。
“我、我繼續寫。”王粲默默垂下頭。
“不,你說。”呂昭露出感興趣的神色,“他肯定會怎么著”
王粲偷瞄荀攸,見荀攸沒反對,才乖巧回答“肯定會雙手奉上湖陽縣內所有無主之地的圖冊,供您慢慢挑選。”
他特別強調了“無主之地”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