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昭聞言,暫時停止了忽悠賈詡買生發劑,她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也就是說,人民群眾對書籍的需求量提升了。”
“確實。”賈詡表示贊同,同時暗自松了口氣。他終于從怪怪的氣氛中逃離出來了。
雖然需求量日益增長,但世家牢牢卡住源頭,導致書籍的數量不能提升。物以稀為貴,普通百姓接觸到書本的機會永遠是那么難,不能看書識字,又何談學習
所幸呂昭這兒有兩位大儒鎮場子。教化工作雖難,但只要開了頭,再堅持住,即使磕磕絆絆,也能走下去。
“荀公與蔡公愿教化民眾,乃是利惠萬代的天大善事,”望著荀家門前來來往往的人流與車馬,呂昭慢慢地笑了,“既然如此,我等自當為此出力。”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他們已經初步在南陽扎根,逐漸安定下來了,下一步除了開墾荒地,組織流民百姓耕種生產外,最重要的,就是將教育相關提上日程。
賈詡等的就是呂昭這句話,“昔年靈帝曾下詔勘校典籍,派蔡公等大儒作石刻立于太學門前。可惜董賊霍亂京都,焚毀宮廟,石經亦遭劫難。”
“蔡公想重新刻錄經書”呂昭聞弦音而知雅意。
賈詡矜持地頷首,“正是。”
有了書本對照,才好教學嘛。
“或許用不著這么麻煩,”呂昭眨眨眼睛,神態狡黠,“我有一法,應當能解決這個問題,等會兒說給你們聽聽。”
呂昭耐心地等待了一個時辰,細細研讀完三卷書,荀爽才結束了上午的授課,步履生風地趕來書房。
自從辭去司空的職務,遠離朝廷不問政事,只專心做起學問后,荀爽的氣色看著是越來越好了,比起剛離開長安那會兒竟然顯得年輕了不少,他對呂昭爽朗地笑道“君侯久等了。”
“幾日不見,您怎么變得如此客氣”呂昭回答。她執晚輩禮,幫荀爽解下沾滿寒氣的披風,交給下人收好,又扶著他去火盆邊烤火。
“這是誰家的孩子長得真好。”看到懷里抱著一只大公雞,乖巧站在旁邊的諸葛亮,荀爽搓著手,主動開口詢問。
“說來可巧了,我半夜撿的,那晚我去查污染的源頭”呂昭把認識諸葛亮的經過詳細描述了一遍。自從認識王粲后,她講故事的功力日益提升,情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配合生動的語氣,直接把荀爽逗笑了。
“改天把老虎領過來,讓老夫也見識見識”荀爽道。
呂昭“”
“孩子也是個好孩子。”荀爽不逗呂昭了,他慢條斯理地順著胡須,認真打量諸葛亮,問道,“讀過什么書”
諸葛亮想要行禮,卻被大公雞啄了一下,還是呂昭眼疾手快,掐住了雞頭。
“一直抱著它作甚”荀爽啼笑皆非,“放下吧,有君侯在這兒,它跑不了。”
呂昭“”老爺子不僅外貌年輕,心態也年輕了起來,他以前沒這樣打趣過我
呂昭抓著雞翅膀把雞提溜走了,雞發出一串抗議的喔喔喔,被呂昭無情地捏住嘴巴,鐵血鎮壓。
再叫今晚就燉了你
獲得解放的諸葛亮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他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禮,恭敬回答“五經都已讀完了。”
“嗯,不錯不錯。”荀爽連連點頭,似乎很是滿意。然后他話鋒一轉,看向呂昭,“君侯呢”
呂昭正在逗公雞,她發現雞頭穩定器太好玩了,不管她怎么轉悠,雞的腦袋都穩穩的。
聽到荀爽的問題,呂昭虎軀一震,瞬間有種在大學自習室愉快摸魚,一回頭卻看見高中班主任正幽幽透過窗戶盯著自己的感覺。
這是噩夢啊只有夢里才會出現如此離譜的場景
您問孩子就行了,問我干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