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將您當做夫人,”貂蟬緩緩抬頭,注視著魏夫人,眼里閃過一點細碎的亮光,“我只是”
魏夫人抬手將貂蟬摟入懷中,“我也沒有將你當作誰,你就是你。”
“柔柔從一開始就在叫你姐姐,”她語氣篤定,“你早已是我的女兒了。”
對大家族來說,入籍需要開召集家族成員,打開宗祠,敬告祖宗總之就是需要走一套很隆重很繁瑣的程序,等該辦的都辦完了,該告知的對象都告知了,某某某才能正式成為某家的一員,享有與其他原生家族成員同等的待遇。
至少名義上是同等的。畢竟一旦涉及到財產、繼承權一類真實的利益,私底下什么樣子,都很難說。
像董卓當初跟呂布“誓為父子”的口頭約定擺明了就是空頭支票,是虛無的畫大餅行為,也就能哄住呂布這條傻狗。
但貂蟬入籍呂家并不需要那么麻煩,因為呂家不是大家族,甚至連家族都算不上,這個家里目前姓呂的,只有呂布和呂昭兩個人。
是不是感覺很慘烈但這卻是古代普通百姓經常會面臨的問題。
被歷代王朝禮遇優待,皇帝來回換,他家卻一直有封號的孔子家族,途中也有好幾次差點兒斷絕傳承,更別說其他人了。
呂昭不知道呂布有沒有遺憾過呂家人丁單薄,她反正心態很樂觀,覺得只有一個孩子也挺好,至少不會出現后代們為了繼承唯一的位置打得頭破血流的情況。
曹丕和曹植都算好的,三國時代標準的反面典型是袁紹家,老大袁譚和老三袁尚撕得飛起,彼此之間的仇恨深得宛如互相干掉了對方的父親。
呂家就倆人,祖籍在并州五原郡九原縣,實在不至于穿越層層戰區,大老遠跑回去開祠堂。而且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誰知道祠堂是不是已經被鮮卑人燒毀了呢。
總之,只要貂蟬點頭同意了,這事在呂昭看來就很好辦,她直接利用呂布的職務之便走后門,給貂蟬重新制造一套身份,再把新身份并入呂家就行了。
在賈詡和蔡琰的見證下,貂蟬改名為呂嬋,正式成為了呂家的一員。
什么你問呂布魏夫人表示是她要認女兒,又不是呂布要認女兒,哪里輪得到呂布發表意見,認完后去信通知他一聲就行了,提醒他以后逢年過節記得將禮物都準備成雙份的。
“取字了嗎”蔡琰詢問。
有了正式的歸屬后,其他人就不好直接稱呼呂嬋的大名了,按以前的習慣叫貂蟬則更不禮貌,得稱字以示尊敬。
“有,干娘給起的。”貂蟬笑道,“叫娉婷。”
魏夫人的文化水平也就那樣,取不出有典故的字,但好在瑯瑯上口,聽著也頗為優美,與貂蟬很是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