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往前倒一點點。
當呂昭以身作則,帶著屬官們在田地里揮汗如雨地勞作時,湖陽縣一座被修建的高大堅固的塢堡內,正在舉辦一場盛大的宴會。
塢堡的主人姓虞,是湖陽縣遠近聞名的豪強,素以囂張跋扈出名。年少時常騎馬出游,看上哪位女子,也不管對方年齡幾何,是否婚配,直接將人搶回家中,搞得有段時間縣內人人自危,百姓都不敢讓妻子女兒出門。
直到有一次,他遇上位抵死不從的剛烈女子,被人家用匕首所傷,女子指著他的鼻子怒罵一通后憤而自盡。當時的虞家老爺子聽聞此事,抄著拐杖將孫子暴打一頓,這才使他收斂了一些。
后來虞老爺子去世,小虞年歲漸長,晉升成為家主,整個湖陽縣再無人敢管他的荒唐事,他便愈發放肆起來,就連借著鄧家面子的湖陽縣長見了他,也得老老實實低頭。
開春后呂昭派孫策率領并州鐵騎去湖陽縣大張旗鼓地轉了一圈,捧著湖陽縣長送來的冊子,按圖索驥,將縣內所有未登記過的無主之地都圈了起來,用來安置之前收容的流民。
呂昭登記造冊,詳細記錄流民們的姓名、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信息,重新給他們上了戶口,錄入為自耕農。她按人數給新的自耕農分田產,不論男女,男年滿十五,女年滿十八,一律發五十畝田。所有田產禁止買賣,只能耕種,且每人名下最多可有五十畝田。其中十畝乃是永業田,即使死亡,也不必歸還給呂昭,可以傳給自己的子子孫孫。
稅收按人頭繳納,且名下有田的才會繳稅,無田則不繳。前三年稅率為一年耕種農作物總產量的20。除此之外,不再額外收繳任何亂七八糟的賦稅。
這個稅率看似很高,但橫向對比后會發現已經是全國的最低水平了。漢代的田賦是三十稅一,但除此之外,百姓還需要繳納口賦、算賦、更賦等,各種雜七雜八的賦稅加在一起,每年支出的金額甚至超過了收入。大量百姓交不起錢,或因為糧食的收成不好,被迫向豪族借取根本還不上的高利貸,最終連人帶田都歸了豪族,失去自由,成為賣身的隱戶。
這種情況下,呂昭全部賦稅只收20,在百姓眼里就是神仙下凡做慈善,再加上分發的田產中還有十畝不必歸還的永業田,完完全全屬于百姓自己,如此之大的誘惑使得百姓們幾乎瘋狂了,種田的熱情空前高漲。
不只是被呂昭收容安置的流民,很多豪族家的隱戶也蠢蠢欲動,生出了逃跑去投奔呂昭的念頭,一時間人心浮動。
本地豪族中,當屬家大業大的虞氏損失最為慘重,他家圈占的田產被呂昭強行占領了許多。虞家人囂張慣了,管事的小嘍啰們平時都像螃蟹一樣橫著走,哪里受得了這種氣,當場就跟并州軍起了沖突。
看來虞家并沒有吸收湖陽縣長的教訓,也可能是他們覺得自己比湖陽縣長高貴多了,縣長扛不住的拳頭,他們能扛住。
可惜結果是鬧事的人統統被冷酷無情的孫策送下黃泉見祖宗去了。
孫策不像張遼,張遼動手打人時還收斂了一些,也心有顧慮,害怕給呂昭添麻煩,孫策卻全然不在乎。
之前孫堅占領南陽,孫策征發民夫、募集糧草時,沒少跟那幫鼻孔長在腦袋頂上的豪族們起沖突,他深知他們都是些什么垃圾德行,懷柔政策沒有半點用,就得以恐怖的手段威懾,令其徹底怕了,就乖乖聽話了。
再加上孫堅生死未卜,孫策的心情非常暴躁,行事便更加酷烈,帶了股發泄的意思。
孫策殺了一些人,效果立竿見影,之前還強烈抗議的豪族們迅速偃旗息鼓,半點動靜都聽不到了,似乎已經徹底認命。
但這是不可能的,虞氏族長強硬蠻橫再加上孫堅生死未卜,孫策的心情非常暴躁,行事便更加酷烈,帶了股發泄的意思。
孫策殺了一些人,效果立竿見影,之前還強烈抗議的豪族們迅速偃旗息鼓,半點動靜都聽不到了,似乎已經徹底認命。
但這是不可能的,虞氏族長強硬蠻橫了一輩子,怎么會對呂昭這個小丫頭低頭他非得想個辦法搞死她,方能泄心頭之恨。
虞氏族長眼珠一轉,把自己關在金碧輝煌的房間里,悶頭給隔壁豫州的袁術寫了封信,遣人快馬加鞭送去。
袁術其實并不算好人,他占據南陽時,縱容手下肆意劫掠百姓,盤剝富戶,沒少令本地豪族損失財產,當時大家都挺煩他的,因此呂布剛來時,豪族們沒有產生太多的抵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