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你兄長了嗎”呂昭詢問道。
孫策眉頭緊皺,緩緩搖頭,“敵軍主將是橋蕤。”
“之前確實是孫伯陽,至少三天前還是。”徐庶摸摸下巴,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我說怎么袁軍一反常態,忽然從深挖戰壕、高筑營壘的保守風格轉為日日叫陣的急迫風格,原來是換將了。”
并非徐庶沒想到這種可能性,他只是不太敢相信,袁術竟然真的能干出臨陣換將的事。
“看來袁公路對橋蕤很有信心啊。”呂昭嘖嘖稱奇。
更可能是袁公路就沒把我們放在眼里,跟他對戰的要是袁本初,他還敢如此隨心所欲嗎王粲在心里偷偷吐槽。
呂昭花了點精力在浩如煙海的記憶中搜索了一遍,確認自己沒聽過橋蕤的名字,也不知道袁術這是換了個什么大聰明上位。
其實袁術手底下就沒有多少能叫得上名號的人,比較著名的就是孫堅、孫策,以及周瑜。
孫氏父子目前一個因為玉璽被軟禁了,一個在呂昭這兒。周瑜則還沒到舉孝廉的年紀,走正常途徑入仕還得再等幾年。
但出于謹慎,呂昭還是認真向孫策咨詢一番,想知道橋蕤是個怎樣的人。
孫策沒有半分猶豫,脫口而出“剛愎自用,目中無人,獨斷專橫。”
呂昭、徐庶和王粲三個人六道視線,齊刷刷地射向孫策。
“怨念深重啊。”王粲感慨道。
“他欺負過你嗎”呂昭的眼神變得憐愛起來。
“那倒沒有,”孫策撇撇嘴,“我才入不了他的眼睛。”
不只是橋蕤,袁術麾下的所有人,包括袁術自己在內,多多少少都不太看得起孫氏一族。
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孫氏祖上沒有出過顯赫的人物帶飛整個家族,也沒人拜過有名望的大儒為師,全族都處于身份鄙視鏈的底層。
出身不好,哪怕再有文化,再能打,也很難被袁家這樣眼高于頂的閥閱士族接受。
劉備好歹還姓劉,又拜了名士盧植為師,仍然被袁氏兩兄弟帶頭鄙視。
孫堅既沒撈到像樣的出身,也沒拜上厲害的老師,就更別提了。
曾經的孫策沒覺得多難受,他所處的環境一直是那樣,他已經習慣得趨于麻木了。那時孫策的想法很簡單,別人看不起他,沒關系,總有一天他會做出一番大事業,讓他們即使內心再不甘愿,也不得不恭恭敬敬地低下曾經高昂的頭顱。
跟呂昭混了一段時間后,孫策見到了比較正常的士族跟旁人交往是什么樣子。
比如荀彧,名聲好得連他都聽說過袁術以前沒少怨念憑什么人才都跟著袁紹那個小妾之子走了,其中就有荀彧的名字待人接物一貫溫和,禮貌不分士庶;
比如王粲,大儒蔡邕盛贊的奇才,雖然為人古怪了一些,總是捧著竹簡偷偷寫東西,邊寫還邊傻笑,但從沒拒絕過其他人的請教,將一切問題解答得條理清晰通俗易懂。
有對比才有高下,回想起以前在袁術處受到的嫌棄,孫策現在不僅僅想要曾經看不起他的人低頭了,他還想報復回去,讓他們深深地畏懼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