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隱約感覺哪里不太對,但他實在想不明白,既不敢向當事人確認,也不敢找旁人尋求幫助,只能把一切憋在心里,悶悶地發愁。
呂昭的心情倒是肉眼可見的好了起來,她把小孩子們送去了城門邊玩,那里駐扎著整整一個編制的守城士兵,空閑的地方也大,比在街道里亂跑要安全得多。
途中路過販賣月燈的攤子,她還自掏腰包買了一堆燈,給在場的每個人都送了一盞。
除了張遼。
身材高大的男人兩手空空,在人群中有點顯眼或者說這些人湊在一起本來就很顯眼,引得旁人頻頻側目。
得到新玩具的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更加真摯了,他們像一群活潑的小鳥,圍在呂昭身邊嘰嘰喳喳,用為數不多的詞匯翻來覆去贊美她。
一個小姑娘比較細心,目光掃了一圈,發現了與眾不同的張遼,她想了想,小心地握住呂昭的裙擺拽了拽,好奇地詢問道“姐姐,為什么哥哥沒有燈呢”
呂昭送的燈是市面上比較高級的版本,蒙在竹骨外的純色布表面繡了一些精致的花紋,點燃蠟燭后,火光會把花紋的影子映出來。郭嘉正舉著燈觀察花紋,聞言目光一轉,看向張遼,似笑非笑地附和道“是啊,為什么呢”
張遼面無表情,假裝沒聽到郭嘉的揶揄。
“因為哥哥已經有了最初的月亮,所以不需要這些仿制品了。”呂昭摸了摸小姑娘的腦袋,解釋道。
張遼注視著呂昭窈窕的背影,嘴唇微微張了張,似乎想說什么。
郭嘉和蔡琰對視一眼,感覺聽到了有意思的消息。
小姑娘用手指點著下巴,皺眉思忖片刻,茅塞頓開,“我知道了哥哥是農民”
其他人“”
“不是,”呂昭豎起手指,輕輕戳了戳小姑娘肉嘟嘟的臉蛋,“哥哥是大將軍。”
“文遠,臉紅了。”郭嘉很好心地提醒道。
“是的呢。”蔡琰以袖掩唇,目光中笑意流轉。
“”張遼憋了片刻,語氣生硬地回答,“您說笑了。”
巡街完畢,呂昭又在蔡琰的陪同下去拜訪了蔡邕和黃琬,陪二人小酌幾杯,隨意聊聊最近的新聞,透露了一些汝南的情況,也充分聽取了他們關于“如何跟士族打交道”的建議,學到了不少新知識,收獲頗豐。
臨走之前,呂昭認真給兩位老爺子切了個脈,確認他們身體康健,并無大礙。但她仍然不太放心,想起正史的這個時間點,這兩位已經雙雙歸西了,她又留下了一些系統出品的珍貴補品,叮囑二人安方服用,強身健體,遇到狀況一定要及時給她送信。
“君侯不必過于憂慮,”蔡邕不緊不慢地順著花白的胡須,語氣溫和,“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
“老夫想再多活幾年,”黃琬笑道,“這些我就不客氣地收下了。”
蔡邕“”
呂昭忍俊不禁,蔡邕無奈搖頭。
離開宛城,下一站是襄陽。
趕路的時候,呂昭照例從路邊順了一束開得燦爛的野荷花,準備給許久未見的荀彧捎過去。
郭嘉跟著蹭了一朵,握在手里翻來覆去地把玩,“原來文若那兒的花都是您送的啊。”
呂昭用綢帶裝飾了一下光禿禿的蓮莖,然后在郭嘉注意不到的空檔,悄悄把花朵的狀態固定在這一刻,“不覺得很適合他嗎”
“您指的是梅花、桃花、還是這株芙蓉”郭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