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初抵彭城國,最先辦的兩件事,一是徹底清點府庫查賬,搞清楚郡國內目前還剩下多少能用的物資,二是派遣人手去尋找百姓,將還活著的人帶回來安置,收斂死難者的遺體就地焚燒,避免秋冬之后起大疫。
兩項工作哪一項都很不好做,前者缺少能干的官吏,后者缺少靠譜的士兵。尤其是后者,陳登能化身卷王卷生卷死,每天加班加點熬夜對賬,卻不能把自己劈成無數份,親自出城尋人。
跟隨陳登來到彭城的部分陳氏子弟和他父親陳珪所收的學生們被折騰得義憤填膺,紛紛向陳登抱怨表達不滿。總這樣拉扯下去也不是個事,陳登選了個惠風和暢的好日子,攜帶大量貴重禮物登門拜訪曹豹,與他懇切詳談,用“若有瘟疫流行恐會波及到所有人”暫且勸服了這位丹陽兵首領,令丹陽兵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些。
也沒提高多少算了,總比動都不動強。特殊時期,他沒有挑三揀四的權力。
所幸沒過多久,陳登的逆勢就得到了緩解。
先是沛王從蕭縣搜集糧草輜重,依托汳水一路送至彭城,解了燃眉之急,而后在沛豐二縣駐防的張遼沿泗水順流而下,運來了大批物資與五千精銳士卒。
這兩批物資中不只有打仗所需的軍資,還有農作物的種子、耕種需要的農具和數量可觀的耕牛,陳登看著浩浩蕩蕩綿延數里的船隊,臉上難得顯露出驚訝的神色。
他知道呂昭占據了南陽和汝南這兩塊天下數一數二的膏腴之地,境內又多年未起戰事,肯定積攢了不少家底,但他沒想到呂昭竟然這么大方。
完全不怕決策失敗、前期投資都打了水漂啊或者換個角度想,她對徐州勢在必得。
陳登心念電轉,面上卻分毫不顯,笑容滿面地迎接了張遼。
“君侯命我聽從府君調遣,”張遼將兵符遞給陳登,“府君若有吩咐,請盡管開口。”
陳登接了兵符,握在手中掂了掂,笑道“吩咐不敢當,還得多謝將軍撥冗相助。”
雙方簡單寒暄之后,陳登先命手下帶五千兵馬前往早已準備好的營寨安置,再請張遼與他一同前去為墾荒的百姓們分發種子和農具。
張遼點頭應允。
托早些年興修水利、拓田墾荒的福,陳登在徐州的名頭還是非常管用的,四處流浪的百姓們聽聞新任彭城相是他,紛紛向著彭城趕來,很快就聚集起了將近兩萬人。
陳登將府庫中所剩無幾的農具分發下去,又專門抽出幾天時間,先帶領百姓們修建了簡單的木屋暫且容身,再一點點開墾周邊的荒田,因連年征戰而渺無人煙的原野上總算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簡陋的聚集地。
聽說湖陽君的贊助來了,百姓們起了個大早,將道路圍得水泄不通,踮起腳尖伸長脖子,滿臉的期盼。
“讓將軍見笑了,他們只是太激動”陳登露出無奈的神色,他提高聲音道,“鄉親們,請往旁邊讓讓,放車隊過來。”
百姓們推推搡搡地后退,洶涌的人潮中總算分出了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