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不足,就需要借助天時和地利來補齊了。
呂昭將士兵們分成三部分
一萬人悄悄進駐臺縣待命;
七千人由趙云率領,去預定地點襲擊運糧船制造混亂、拖慢袁軍的進程;
剩下三千人由呂昭親自帶隊,每人攜兩匹戰馬換乘,趁夜色悄悄度過濟水,進入高唐和漯陰之間門的平原區域,截殺袁軍散布的斥候,盡量破壞袁軍的消息網絡。然后趁著袁軍情報出現空白的機會,將趙云提前準備好的沙袋運過來,沉入漯水,阻塞河道,截斷一部分上游的水流。
斥候并不是每天都回去,而且他們工作性質特殊,回不去了死在外面是常有的事,短時間門內,高唐縣和漯陰縣的守軍難以發現異常。
運糧隊中倒是有人嘀咕為什么船走得不快,被人反駁說現在是夏季,常刮東南風,再加上船里裝滿了沉甸甸的糧食,能走得快就怪了
船隊一路航行,過了漯陰,在即將抵達著縣時,遭遇了埋伏。
“有敵襲注意警戒”
尖銳的嘶吼聲響徹夜空,船上睡得昏昏沉沉的士兵們被同僚推搡著醒來,往手里塞入兵器,驅趕著迎接敵人。
漫天燃燒的箭雨如墜落的流星,一不要錢似的往下砸,河岸隨風搖曳的蘆葦從被點燃了,滾滾白煙蒸騰而起,將本就暗淡的視野遮擋得愈發朦朧。
趙云騎馬立在岸邊的土坡上,冷靜地吩咐士兵按照規律放箭,在放出第三波箭雨后,他命令部隊跟隨船只前行,又派了特意挑選出來的水性極佳的士兵們依次下水鑿船。
“防備有人鑿船”運糧船上,都尉扯著嗓子聲嘶力竭地喊道,“不要亂不要停繼續前進前方就是著縣是我們的地盤援軍很快就到”
“將軍,”屬下飛馬而來,對趙云匯報斥候最新探得的消息,“漯陰方面暫時沒有動靜。”
漯陰與著縣原來共有一萬守軍,數量本就不多,又被袁譚調走六千去接糧草,剩下四千人,兩座城平均分一下,每城才兩千人,實在捉襟見肘,能守城自保就不錯了,哪里還敢出城探查。
趙云冷靜地說“再探。”
盡管都尉奮力維持秩序,但船只之間門并非是穩穩連接在一起的,不能像平地那樣可以互相行走,消息傳遞的速度本來就打了折扣,再加上四周滾滾濃煙,箭雨接連不斷,到處都是環繞的喊殺聲,士兵們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敵人。
有些船只起了火,士兵忙著救火,無人掌舵,船橫在河上,阻擋了后續船只的航線,河面很快出現了小范圍阻塞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