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正史中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經歷嗎
參考丞相的寶貴經驗,如果高順搶先渡過渭水,在渭水之北修建營寨,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切斷西涼軍的補給線,把他們堵在關中,關門打狗,那匡扶漢室真就指日可待了。
形勢發展到現在,呂昭還真有點心動了,畢竟這種能一舉消滅敵人的順風局實在難得。
但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又聽取了謀士們的建議后,她還是理智地放棄了。
完全照搬正史中丞相的方法是行不通的,雙方所面臨的情況并不一致。
諸葛亮在隴西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而與之相對應的,是當時魏國對西涼控制力度的薄弱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抵達天水郡的治所冀縣后,派魏延向四周進軍,史載“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呂昭目前并不具備丞相在隴西的人望,何止不具備,甚至還有一點點負面,她親手干掉了董卓,而董卓年輕時喜愛行俠仗義,與不少當地羌人交好,在隴西郡很有聲望。
呂昭確實可以命令高順順勢截斷壟斷,擋住馬騰韓遂回西涼的路線。然后呢被逼上絕路的西涼人為了活命,多半會奮起反擊,而馬騰韓遂留在隴西的勢力也會組織兵馬前來救援。再往東邊走,袁紹與曹操肯定不會放過這絕好的機會,他們多半會助西涼人一臂之力,把這潭水攪得更加渾濁。
而呂昭雖占據了陳倉,后勤保障依然不算樂觀。真要爭奪關中,高順和呂布目前帶的人手可不夠,得繼續增兵。但并州軍的糧食和物資是從漢中運輸過來的,陳倉道和褒斜道都是出了名的難走,別看褒斜道幾乎有褒水貫穿始終,但水流過于湍急,多巨石險灘,難以行船,補給還是得靠民夫們背著翻山越嶺。
再加上呂昭同時還在跟曹操雙線開戰,再多開辟一處戰場,真的要撐不住了。
在呂昭刻意的放水下,李傕有著充足的時間組建防線。他聽從了李儒的建議,派樊稠率兵于渭水之北修建營寨,與郿縣周圍馬騰修建的諸多營寨形成犄角之勢,互相策應。
“要打,但是不能打得太狠,最大限度保存我方實力的同時,牽制住西涼的全部兵力,對吧”呂布摸摸下巴,一拍大腿,“好,我都懂了”
某個晴朗的、令關中人有些絕望的好天氣,呂布和樊稠在五丈原排開陣勢。
原野上的風呼嘯而過,旌旗獵獵舞動。
并州軍的營寨背靠連綿的山脈與蜿蜒的斜水,營地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斜水東岸,一部分在斜水西岸,由搭在水上的浮橋連接。
西涼軍的營寨則背靠郿塢,與城池相望。
董卓當年建造郿塢時,大概是真的想過就在那兒養老了,因此建得非常結實,材料都用最好的,工匠們也不敢在兇殘西涼軍的監視下偷工減料,倒是讓李傕等人撿了個便宜。
李儒手持一把麈尾,站在由土壘起的高坡上,他微微皺眉,視線仔仔細細、一寸寸掃過,認真觀察并州軍羅列的陣型。
李傕不太放心樊稠對陣呂布,故而把他派過來作為監軍,負責出謀劃策,及時看穿敵人的陰謀詭計。
董卓還在時,樊稠就莫名不喜歡李儒,如今李傕掌權,樊稠對李儒的觀感更是差勁,就差把“嫌棄”二字直接寫在臉上了。
雖然李儒并沒有做過損害樊稠利益的事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他的鼓動,堅定了李傕郭汜反攻長安的決心,才簡介使得樊稠獲得遠遠超過他能力和成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