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戰場上平安歸來的李儒告訴李傕,這點他不用擔心,朝廷不會坐視呂布繼續打下去的。
“哦”李傕如同困獸見到了曙光,一把握住李儒的手,誠懇詢問道,“還請先生教我。”
“他已經是車騎將軍了,也有縣侯之位,”李儒微笑道,“再勝一次,朝廷還能給他什么封賞呢”
“驃騎將軍大將軍亦或者”
李儒沒有繼續往下說,但李傕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雖然明白了,卻仍然不理解這種行為。
在李傕看來,如果他是處于小皇帝的位置上只是心里想想,大逆不道又怎樣,誰也不能掰開他的腦子查看現在他有了一個弄死控制他的權臣的機會,他是一定會毫不猶豫抓住的。
至于弄死這個權臣后會不會引來更強大的權臣,那也是之后的事了。
能弄死一個,就能弄死第二個,他完全可以吞掉第一個權臣的勢力來壯大自己的力量。他都是皇帝了,皇帝要接收權臣的政治遺產,還需要什么理由嗎那不是名正言順,光明正大。
制衡只能維持一時的穩定,小皇帝打出“制衡牌”,其他諸侯即使暫且停手,也能通過各種渠道來壯大自己,只有孱弱不堪的漢廷仍然處于被動的境地,尋不到一絲有利的變數。總有一天局勢會變化到再也無法制衡的地步,那時漢廷會徹底崩盤。
雖然李傕信誓旦旦,但這兩種思路其實各有利弊,對朝廷來說都不是好選擇沒有誰敢百分百確定自己能做到“弄死一個,再弄死第二個”,如果能這么肯定,小皇帝就不會陷入被當成人形圖章爭來搶去的窘迫境地中了。
朝廷根本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一步走錯就是滿盤皆輸,只能挑選一個損失相對不那么嚴重的。
混日子嘛,能混一天是一天吧。
“哼,果然是那幫軟蛋會做的事。”李傕隨便把詔書卷吧卷吧,撂在桌案上,發出一聲冷笑,“呂奉先會老老實實聽話”
“他會的。”李儒道,“這仗再打下去,他就會成為眾矢之的,給人遞出把柄。”
天子都下令和氣為重了,你呂布還堅持要打,就是藐視天子之命,就是想造反
大帽子直接扣上來,從曹操到袁紹,從劉表到袁術,其他早就看呂布不順眼的人有很大可能會趁機一擁而上,展開行動。
有時候是否發兵,就是需要先找到一個看起來正當的理由。
李傕不是傻瓜,李儒都說得這么清楚了,他當然能聽懂。
但前面也提到了,他不想停戰,理智告訴他該停了,從樊稠的講述中,他已經初步了解了呂布如今的實力,明白繼續打下去也有很大可能會輸掉。
可他不甘心。
人活著就要爭一口氣,沒了這口氣,跟死了有什么區別
身為謀士,就該為明公分憂。觀察了一會兒李傕的臉色,李儒緩緩提醒道“來見將軍之前,在下聽到了一則傳聞,據說湖陽侯率兵入侵兗州,已拿下了任城、山陽二郡,目前正屯兵濟陰。”
呂昭用夢境給自己人傳遞消息,情報在集團內的同步速度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巔峰,但其他人沒有神通,仍然只能老老實實借助人力送信。
再加上呂昭有意封鎖消息,派精英小隊一直追殺圍剿兗州內部偏向曹操的勢力給他送信的信使,和曹軍派出去的斥候,盡量拖延情報擴散出去的速度,于是等呂昭入侵兗州的消息被證實,真真切切送抵雒陽,擺在曹操的桌案上時,距離她出兵已經過去一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