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還在繼續講解。
土木堡之變是讓大明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自然要加大筆墨去講述這個事件。
奈何在房間里的朱元璋只覺得怒火中燒。
奇恥大辱啊。
他跟人打了大半輩子的仗,就沒有吃過這么憋屈的虧。
一國之君,被人抓著當了俘虜不說,還被拉去喊城門。
守城將士還得“抗旨”
用他沒當皇帝之前的話,那真是抗他娘的旨了給他一張弓,一支箭,給個痛快不好嗎
不光朱元璋生氣。
朱棣更是氣得渾身發抖啊。
他半生自負,對自己成為皇帝后安排的一切都自信十足。
可到最后,愣是讓一個曾孫弄得顏面無光。
還殺功臣。
被人攛掇著重新回到帝位,扭頭就殺了保衛北京城的于謙。
朱棣顫抖著指著朱瞻基,就想不通自己那么好看的皇太孫,怎么就能生出這么一個讓祖上顏面無光的玩意兒來。
朱瞻基蹭得站起來,連忙對朱棣說“皇爺爺,那孩子小時候真不是這樣。”
他從前抱著兒子的時候,還那么有志氣呢。
天子守國門,那也不是他這么守的
隨后朱瞻基一扭頭,看到旁邊的朱見深,想起朱見深之前做自我介紹的時候說過,是他孫子來著。
一把抓起朱見深,問“你爹真那么離譜于謙是他讓殺的”
朱見深被提著胳膊,拽起來的時候臉上又是慌張,又是無辜。
子不言父過。
只是朱見深面對眼前這三人的死亡視線,也只好說“是這樣沒錯不過我登基后就給于大人正名了。”
朱瞻基是真的生氣了。
放下朱見深,叉著腰怒罵“死后還正個什么名缺你這一個正名了”
人都死了,這些事情都只是補償,沒有值得提起的必要。
一旁的朱元璋直接走出來找姜煙,面色不虞的問“你們名單擬好了沒有沒有把這個混賬玩意兒加上,我得見見。”
姜煙低頭看周奎剛發來的名單。
一掃而過可以看出,里面是沒有朱祁鎮的。
倒不是說歷史教授他們覺得朱祁鎮沒有研究價值。
只是相對來說,和朱祁鎮這個時間段相關的人員已經不少,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與他們溝通了解的。
系統雖然沒有明確說名單是否有人員限制,但大家也都盡量克制起來。
根據上一次和西漢眾人的接觸,大家其實也明白。
有些事情他們就算知道了,可沒有確切的證據和史料支撐,也只能是知道。
最重要的是,這些事情既然是從人的口中得知,誰又能確定那些人沒有自己的私心,有所隱瞞呢
所以,大家一致認為像皇帝什么的,重點幾位出來就行了。
歷史上比皇帝重要的人多了去了
“這,沒必要吧”姜煙雖然也不喜歡朱祁鎮,但是也不至于把人特地叫來,然后被爆錘一頓吧
朱元璋用力的點頭“這很有必要”
他必須見見這么不肖子孫。
聽個宦官的話,還聽上癮了不成
打仗呢
宦官說要去哪兒就去哪兒
那個該死的宦官死了,怎么不見他也跟著去呢
朱元璋真是一肚子的火氣發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