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朱佑樘幼年可憐,朱見深的后宮被萬貴妃禍一手遮天。
事實上,朱見深有十四個兒子,六個女兒。
之后,朱見深不愿意再說這個話題。
只是帶著姜煙一直往前走。
這一年,朱見深登基,他想過將萬貞兒立為皇后,但面對的卻是一片反對之聲。
這一年,朱見深為于謙沉冤昭雪,召回于冕。
也是這一年,廣西瑤族叛亂,朱見深派軍前去平亂。兩年后,瑤族大敗,大軍帶著部分瑤族俘虜回到京師。
在這一群人中,有一個年幼的孩子,懵懂的跟隨族人而來。
他叫汪直
朱見深的幻境里,他會仔細給姜煙介紹繼位時的這些人。
與姜煙所想的不同,朱見深其實非常會看人。
他們站在金鑾殿前,朱見深會告訴姜煙,這位大人方才在朝堂上言之鑿鑿,實際上自己心里也沒底。
說那位大人看似正義凜然,其實私底下有收受賄賂,后來被揭發了。
他記得這朝堂上的每個臣子,甚至能說出他們的許多私隱。
究其原因,是朱見深繼位后,機緣巧合下成立西廠帶來的結果。
“成祖當初設立東廠,原本是想要磨出一把刀,握在手中。只是,或許成祖也未曾想到,這把刀有一日會架在朱家皇帝的脖子上。”
朱見深坐在龍椅上,看著底下的姜煙,又覺得這個姿勢有些別扭,起身走下臺階。
干脆坐在臺階上,還示意姜煙也坐過來。
“有王振為例,那些宦官又怎么會停下對權利的渴望誰都想要成為第二個王振。”
姜煙對此是贊同的。
有王振這樣權勢滔天的宦官在前,哪怕郕王攝政時期,將王振一族都被處死,王振黨羽中的馬順更是在朝堂上被群臣打死。
可朱祁鎮復位后,荒唐為王振祭奠招魂不說,還為他設立旌忠祠。
這簡直是給了東廠的太監們一個立在前面的“好榜樣”。
所以,在朱見深繼位后,還會有太監勾結妖道李子龍,讓李子龍出入內宮。
這么大的隱患,朱見深怎么可能沒有反應
西廠,應運而生。
“東廠是一把不聽話的刀,錦衣衛與東廠之間關系微妙。他們既然不忠于我,不乖乖做一把帝王的刀。那我就自己磨一把”
朱見深站起身,大步走出金鑾殿。
姜煙坐在后面,看著他一如老朱家寬闊魁梧的背影,步步走得鏗鏘有力。
大概正是因為幼年見過了宮人的善變,朱見深其實并不似他表現出來的那么文弱。
相反,他極有血性。
對權利的掌握,也因為幼年的經歷,不肯漏出分毫。
姜煙看著朱見深站在大殿外,身形單薄瘦弱的十幾歲少年跪在他身前。
少年眉眼桀驁,面上還帶著孩子稚氣。
穿著最樸素的常服,領命出宮,成為皇帝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