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這是什么表情”
姜煙連忙揉了揉自己的臉頰,連忙解釋“我就是比較驚訝,沒想到您會有這樣的表情。”
“恩”王守仁很快就想明白了。
雖然他很高興自己的思想在后世被認可,但不愿意自己又被后世的人抬起,被架在高不可及的臺子上。
“姑娘覺得我是圣賢,可我卻覺得,我始終是普通人。”王守仁哈哈大笑,似乎覺得這個畫面太有意思了。
他覺得人人能成圣賢。
可最后自己被無數人奉為圣賢。
總覺得像是一種循環。
“沒人說您不是。”姜煙解釋“只是您的想法,給了許多在困境中的一道光,一份助力。猶如溺水的人抓到浮木。也讓儒家思想再次活起來,沒有被世俗條框拘束。這才讓我們后人覺得您是圣賢。”
王守仁歪著頭略略想了會兒,很快也釋懷了。
只抬著頭向前走,說“身后事了,與我無關。”
姜煙覺得有趣,跟著王守仁的身后。
成親后,王守仁在南昌停留了一年。除了有因為成親的事情愧欠妻子,想讓妻子在家鄉父母身邊多留一段時間之外,也是想要在這邊求學。
江西在明清時期文風鼎盛,文人諸多,王守仁留在這里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只是,此時的王守仁并沒有想到,他與這座城市還有更深的緣分。
幻境中的王守仁重疊。
姜煙就跟在旁邊,看著小夫妻恩愛,看著王守仁在南昌的文人聚會中時有精彩表現。
一年后,王守仁帶著妻子回余姚,途中還見到了婁諒。受婁諒影響,王守仁拜讀了朱熹的全部典籍。
回到老家后,有一段時間沉迷于“格物致知”的理念中,最后竟然跑去后院對著一叢竹子“格”。
“來人啊少爺暈倒了”
“趕快來人,叫大夫,少爺暈倒了”
“不得了了,少爺餓得說話都說不出來了。”
“完了完了少爺發熱了。”
梅開二度的,一群仆役在院子里到處跑,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驚愕的表情。
只是上一次的“姑爺”,換成了這次的“少爺”。
昏迷前,王守仁扯著泛白滿是死皮的嘴唇,迷迷糊糊的說“格格不出來啊”
妻子諸氏
屋子里的其他人
氣喘吁吁趕來的大夫
姜煙哈哈哈哈哈哈哈
圣賢的中二期來得迅速,走得更迅速。
王守仁甚至對剛崇拜上的偶像朱熹產生了懷疑。
重病痊愈后,王守仁將精力投入到念書備考上去。
在他格竹子之后的第三年,王守仁通過鄉試。
作為狀元之子,加上他自幼表現出的聰慧,對于王守仁過鄉試,大家都不意外。
但是,讓眾人沒想到的是,之后的王守仁落榜了。
不僅如此,二十五歲再考,再次落榜。
直到二十八歲,王守仁才中了二甲第七。
姜煙也有幸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古代的科考過程,以及古代學子的讀書過程。
看完她只覺得,自己再也不說高考難了。
古代人在科舉這件事情上才是真的卷生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