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蘇軾喊爹的時候,還是讓蘇洵一張老臉有點繃不住。
四肢僵硬的看著對面的蘇軾,再看看旁邊雙手交握抬頭望天的小兒子,蘇洵把掃把放在一旁,也不管了。
明明小時候還那么孝順,怎么長大了都這么叛逆呢
姜煙沒有跟著蘇軾在蜀地玩鬧太久,很快就到了三蘇進京應試的時候。
此時的開封早已經歷過了范仲淹一干人的興學改革,以歐陽修和范仲淹好友梅堯臣為首,針對時下詩文改革的運動正在進行著。
盡管蘇洵好友向歐陽修舉薦無果,但隨著這父子三人進京,很快就掀起了不小的討論。
第一場考完,姜煙學著那些書生身邊書童的樣子給幾人打扇子。
“怎么樣”她剛才可是看得清楚,這三個人走出來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只要有眼睛,就能看出這絕對是三父子。
蘇洵只是謙虛一笑,示意姜煙不用給他扇風,說“尚可。”
蘇轍看了姜煙一眼,年輕了的面容里透著拘謹和藏不住的傲嬌“還不錯。”
隨著姜煙看過去,蘇軾直接上前一步站在了扇子風下,吹得衣衫都稍稍飄動幾下“那我寫得是相當不錯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妙啊我寫的真妙啊”1
旁邊被擋住了風的蘇轍聽完了蘇軾背下來的整篇,仔細琢磨后猛地抬頭,一把拉住蘇軾“哥,堯”
“對啊。怎么了”蘇軾認真的反問,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剛才說的有什么錯。
再旁邊一點站著的蘇洵都笑不出來了。
捻著胡須的手抖了又抖,低頭望著自己剛剛不小心扯斷的幾根胡須,蘇洵深呼吸幾口,上前一步拉著蘇軾的衣袖,聲音都顫抖起來“兒啊你再仔細想想,你真是這么寫的”
蘇軾認真點頭“恩啊”
“怎么了”姜煙打著扇子,聽得一頭霧水。
蘇轍的性格更像蘇洵,平日里并不似蘇軾這么歡快明顯,但遇到了事情也忍不住跳起腳來“哥,是周公什么堯啊你用的是禮記文王世子里的典故,是周公啊”
蘇軾這才一拍腦門“哦對是我記錯了”
姜煙在旁邊都聽傻了。
怎么
蘇軾考科舉還能記錯典故
如果姜煙沒有記錯的話,他們這些可靠策論最要緊的就是言之有物吧
“不過應該不要緊吧”蘇軾摸著下巴,自顧自說“我覺得寫得挺好的,而且那個典故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畢竟,也不是誰都像我弟弟這般聰慧過人的。”
蘇轍一記白眼要翻上天,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只盯著蘇軾半晌,最后恨恨的轉身“爹,你管管他啊”
結果旁邊的蘇洵也摸著下巴,仔細斟酌著蘇軾之前背出來的策論,最后做出結論“你哥的策論的確寫得不錯。自然清新之風恰好與此次主考和小試官的風格,只是一個典故,卻不會影響太多。”
這還是要看中心思想。
蘇軾這片策論其他的都沒問題,哪怕是典故記錯,那旁人也不見得都能記住這些典故,想來不會去深究這個問題。
姜煙在旁邊聽得眨眨眼,那蘇軾這情況就是,高考作文沒有寫走題,但是自己寫錯了舉例的主人公。
然后考了個第二名。
最重要的是,原本蘇軾這篇策論應該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