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載聲音落下,身形也漸漸消散在這片天地之間,姜煙只覺得一陣風平地而起,吹得裙擺飄揚,發帶都跟著隨風飛舞。
風吹得她幾乎睜不開眼睛,而周圍漂浮著的那些小黑點也在張載消失,都逐一放大,再放大。
“朝聞道,夕死可矣。”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7
姜煙抬手擋著風,看清了那些小黑點。
無論是儒家道家,中國古代文人的思想在宋朝都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它們或向狹隘,或向大江。
可最終都化作文化的一部分。
張載在橫渠留下的那四句,始終如燭火,在黑暗時指引著那些困頓之人前行,給他們力量。
一百多年后的文天祥是如此。
五百多年后的黃宗羲是如此。
八百多年后的革命志士,也是如此。
“誰說螢燭之火,不能與日月爭輝”姜煙輕聲,而后整個天地散開。
那些黑色如末點一樣的圣人之語,好似消散,又仿佛融入在姜煙的血肉骨骼里,豐富她的精神,而她也在令它們和他們,萬古不朽。
公元1085年,宋哲宗繼位,高太后垂簾聽政,王安石變法失敗。
公元1093年,高太后崩逝,哲宗親政,打擊元祐大臣。
公元1100年,宋哲宗無子,在向太后堅持下,趙佶繼位。
姜煙自認也是見多識廣,看的皇帝多了,對各朝各代的皇帝其實早就沒了什么歷史濾鏡。
尤其是看過他們在現代時候的一些舉動,姜煙對于皇帝其實也是一雙眼睛一張嘴的普通人這個概念,是非常深刻的。
英明神武如李世民,看電視的時候不一樣會對著那些瞎扯的劇情破口大罵
姜煙還給看橫空出世看得激動到要流眼淚的李世民遞過抽紙呢
荒唐如朱祁鎮,姜煙也不過是見了一個在酒吧被打得抱頭鼠竄,最后回來還要被猛踹一腳的醉鬼。
可眼前的趙佶,真的是讓姜煙沒了下限。
“你是不是”姜煙揉著額角,第一次生出了揍人一頓的想法。半天才強忍住那一堆臟話,咬著牙泄出了三個字“有毛病”
趙佶提著酒壺,托腮看面前的美人跳舞,還十分淡定的打拍子,對姜煙說“美人佳樂,舞蹈翩躚,姑娘居然不喜歡”
姜煙深吸一口氣,臉上鐵青的看著趙佶“你帶我上煙花之地看你過得有多糜爛,我還要謝謝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