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走了一會兒,江諾沒讓姐弟倆一直跟著,走差不多就停了下來。
兩人也沒有堅持,杜娟弟弟見不用再做事,立即跑開去玩了,杜娟留了會兒,特意走到江諾身旁說話“我要是碰著合適的,給你想法子拿回去修,自行車太大了扎眼,小東西帶著不成問題,你放心,我肯定不說給你修,就說讓我家遠方親戚幫忙,你爸不養你了,你得想法子賺錢養活自己。”
江諾沒想到杜娟會這么說,心里卻也感動“謝謝。”
“謝什么,我們倆是好姐妹嘛,”杜娟笑了,“那我也回了,下次再見。”
“嗯,下回見。”
跟杜娟道別之后,江諾繼續拎著自行車走,好在這車子不是特別笨重的那種,而是偏女款的自行車,走走停停,她很快就到了原先停牛車的地方。
等三伯駕牛車過來的時間,她把提前準備好的吃食和菜刀放到了自己的竹筐里,然后放在自行車車架上等。
大概半小時的樣子,三伯駕牛車過來,一眼就看到了江諾面前的自行車,立即“嚯”了一聲“你哪里來的自行車”
“二手的,用壞的自行車,”江諾跟三伯一起把自行車往牛車上搬,主動道,“我之前在城里的時候,跟人學了一些修東西的手藝,這自行車壞了騎不了,我就想法子換來了,打算修一修用,沒準能修好。”
對村里人,她肯定不能再用知青修車的說辭。
反正村里的人肯定不會跟沈阿姨他們接觸,兩邊不會露餡。
退一萬步說,就算真的露餡,她也可以用不能太扎眼的借口,反正手藝這東西只看外表是看不出來的。
她這么說,三伯也確實這么信了,當即道“城里頭的修理工那是好的,你這也是學了一門好技術,這要在古時候,那技術可都是要給錢才能學的,你這自行車也好,別看現在是破的,這要是修好了,大家可都得眼紅呢。”
回去的路上,三伯一直都在念叨自行車的事。
修理的事說完之后,就開始聊村子里哪些人有自行車,然后又聊以前的路難走,再又聊起他是怎么得到的這份駕牛車的活的前因后果。
江諾一路聽著,全程沒有插嘴,等到快下車的時候,她從口袋里掏出了兩塊糖,放到了三伯黝黑干裂的手心里。
三伯定睛一看,輕輕吸了一聲“這糖多值錢呢。”
“給孩子吃正好,今天麻煩三伯了。”糖是她前一天晚上從垃圾堆里淘的,保質期快到了,原先有外包裝,她特意取下了外包裝,只剩下里頭的硬糖。
雖然保質期快到了,但她估摸著三伯拿回去,他家兩小孩肯定一人一塊就吃了。
“這怎么好,”三伯拿著糖的手晃了晃,最后從口袋里掏出一塊不算干凈的帕子,包了糖后塞進口袋,回頭就幫江諾搬東西,“放著放著,我給你送回家里去,叫我也享享扛自行車的滋味”
早上三伯送江諾去縣城的時候,這臉色就不算難看,這會兒的臉色卻比早上還要好看些,可以稱的上容光煥發。
一路遇著村里人,他還笑著給江諾宣傳。
“這娃娃有出息呢,自己會修自行車,換了輛別人用壞的自行車,自己在家修修就能用,多好啊。”
“人家用過的自行車,那也是自行車啊,也不是誰都能換到的。”
“摸什么摸,別給再摸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