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以后要是有別人想要,還是從沈琴這條路走,就說是另個地方的草紙,聽著質量格外好,請人幫忙捎帶就是了,捎帶這事,沒有人能挑出毛病來。
更何況她帶過來的草紙又是女性用品,在這個年代更不會有人去大肆宣傳。
“也是,”沈琴點頭,“那我給你去拿錢拿票。”
“沈阿姨先用著這點,”江諾說道,“我也只是聽說好用,實際不一定呢,要是好用,下回我來的時候要是沈阿姨覺得好用,我再幫著捎帶。”
“這可以。”沈琴點頭,沒用過之前她也不知道好不好用,轉頭去拿了錢票出來,詢問價格。
江諾來的時候去打聽過草紙的價格,外頭供銷社的草紙是一毛七一包,她拿來的這個草紙是直接一摞一摞的,她大致估了估,按照市場價給沈琴估了個一塊錢的價格。
這也是她敢正大光明選擇賣草紙的原因,這么大一摞也就一塊錢,這時候的人真要鋌而走險,肯定也是一次來一把大的,這樣的小事別人注意不到。
畢竟現在作為聘禮排面的三轉一響動輒幾百塊,那里頭的利潤才高呢。
到這一步,沈琴反而相信江諾真的只是給人帶的草紙,給了錢和票,她反倒不心虛了,甚至更加理直氣壯地表示要是用的好,下次還要麻煩江諾捎帶。
甚至不等江諾提起,她就主動說起自己早就聽說不同的地方做草紙的方法不一樣,沒準真的有地方生產出來的草紙吸血性格外好。
“你這孩子,我以為你做什么不該做的事呢,”沈琴輕輕拍了拍江諾的手臂,笑罵著開口,“給人帶點草紙而已,多正常啊,這樣,你過個一周的樣子來一次,正好我馬上要來月事,要是用的好你得多給我捎帶一些,這年頭做生意肯定是不行的,你幫著捎帶,用得好,也能拿出家里的好東西跟你換干貨。”
所謂的好東西,就是新鮮的豬肉、緊俏的布料之類的。
對江諾來說,這件事最大的好處就是她拿出來的東西能有個明面上的說法。
眼下沈琴主動把草紙的事圓回去,她就不多說了,只是依然有些不好意思,讓沈琴以為她是因為提到月事才不好意思,又笑了說了幾句。
聊了一會兒,沈琴就主動帶她去換了豬油,還有一些其它的東西。
換了東西,江諾騎自行車回去,路上就把竹簍里除了豬油之外的其它東西都放到了垃圾星,然后從垃圾星換出來兩塊布料,一塊大點一塊小點,都是普通的細棉布。
當然,她拿出去的干貨是換不來這樣的布的,所以剛到家,她就主動提到還花了錢的事。
三姨和小姨早先就出了錢,對花了錢這事完全沒有意見,倒是都拿著剛到手的新布愛不釋手。
至于外婆,則捧著那罐子豬油高興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