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三姨皺眉,“諾諾也還小。”
她覺得不該給江諾壓力。
“我覺得可以,以后什么情況還不一定呢,”江諾接話,“就這么說定了,大隊里的工作到時候給三姨,小姨的話再等等,也許我以后真能給小姨找份好工作呢。”
按著幾人的意思,這工作要是給了小姨,沒準要不了多久就會有人給她介紹對象,她是完全不希望小姨結婚太早的。
能拖兩年算兩年。
哪怕拖到80年,小姨也才22歲,跟現在的三姨同齡,到時候再找對象也不晚。
以后的歲月變化那么快,一切皆有可能。
她們家定了工作給三姨之后,后頭的幾天,大隊里的竹制品廠也逐漸有了影子,一方面選出來學拖拉機的人幾乎已經學會了,另一方面竹制品也已經做出了一批,只要兩邊再沖一沖,很快就可以送去縣城里賣。
這樣的生意也不需要太多勞力,三姨的工作也很簡單,主要是對制成的竹制品進行捆扎,以及計算竹制品的數量和價格。
這兩個條件前者需要能干,后者需要會算數,大隊里的人往往不會后者,而知青在能干這方面多少有些欠缺。
這也是江諾特意去跟大隊長商量出來的,能夠把工作光明正大落實到三姨身上的兩個條件。
有大隊長在其中盤旋,結果自然不出意料。
這天一早,天還蒙蒙亮,整個大隊里就熱鬧起來。
“一二三一二三”
“還能再往上摞嗎”
“好像沒地方了。”
“旁邊可以再拴幾把。”
“江慧竹也要跟著一起去吧,可拖拉機后頭沒地方坐了啊,她怎么去啊”
大隊里建了廠,就能光明正大賣東西,大隊長的想法是把東西拉去縣城的供銷社,看供銷社收不收,再不然就去那些廠里推銷,他們的東西物美價廉,總能推出去。
這一步,大隊長本人必須要去,占了拖拉機的其中一個座位,另一個座位則是拖拉機司機的位置。
拖拉機攏共就兩個位置,再要有一個算賬的人,自然就沒地方坐了。
江慧竹就是這個人。
江諾這時候也站在邊上,聽著問話大聲說道“沒事,往上綁吧,我三姨騎自行車去,跟拖拉機也差不了多少。”
開拖拉機要柴油,大隊長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死活要一趟盡可能多地拉貨出去,后頭車兜里的東西看的她都心慌。
好在竹制品輕,不然她總要多說兩句。
大隊里的生意她沒打算插手,但既然這事落到她三姨頭上,她總得把事情解決了。
拖拉機也不是天天拉貨,她也不會天天要去縣城,把時間岔開就成了。
她這么一說,人群里立馬傳來羨慕的聲音“有自行車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