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江慧竹,你在咱們賣竹制品的過程中也出了大力氣,你的工資總共是三十八塊錢,讓我們鼓掌。”
這一聲喊,所有人紛紛都鼓起掌來。
江慧竹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昂首挺胸邁步走到江利水面前接工資。
這波分完,接下來就是按照工分開始分工錢。
這也是絕大多數人家最感興趣的,這筆工錢分到個人的頭上是少的,工分少的人可能也就分到幾塊錢,但攏到一大家子人,也有個好幾十塊錢。
分了錢,先前憋了話的人開口“大隊長,既然做竹制品的人分的多,我們能不能做啊”
“是啊,我們也愿意學。”
“大隊長,其實我也會一點了。”
“大隊長”
“好好好,”江利水站在石板上頭抬手壓了壓,咳嗽兩聲,舉起手里的搪瓷杯放在嘴邊喝了口水,在眾人的心情逐漸焦慮起來后才開口,“是這樣的,經過這幾個月的嘗試,我們發現做竹制品確實有市場,所以打算擴大咱們集體廠的規模,愿意學做竹制品的,都跟著學,等明年過年,爭取每家每戶,都能買上自行車”
這話一出,大家立即激動起來,同時也笑了起來。
“買自行車要有工業票啊。”
“哈哈哈,我們也知道大隊長高興,可沒有工業票可買不到自行車。”
“就是就是,自行車錢我們攢一攢也是夠的,可這不是沒有票么。”
一兩百的自行車錢,可不是一年兩年攢的,而是用了將近十年時間攢的,村子里的人家不說特別有錢,但只要不是特別浪費的人家,一大家子攢下個大幾百塊錢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買自行車也并不是大家說的那么輕松的事,畢竟那一大家子可能底下都有好多小輩了,只不過一直沒分家而已,不患寡而患不均,自行車真要買回來,怎么用也是一個大問題。
當然,自行車票也是一個問題。
江利水也笑了“想想還是可以的嘛,反正咱們明年一定會比今年更好。”
大概是今年的形勢太好的緣故,江利水對未來的前景也很有信心,刷刷刷就給大家畫了大餅。
村民們都不覺得有什么,畢竟絕大多數村民連縣城都很少去,這段時間竹制品的事,他們也只知道東西賣出去了,至于具體是怎么賣的,賣到了什么地方,基本沒人知道。
江諾聽著,卻并沒有那么大的信心,倒不是說村子里的竹制品質量不過關,只是縣城的市場就這么大,這年頭大家都遵循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原則在生活,除非必要,基本不會有人會去買新家具。
竹制品類的產品,特別是竹椅,就屬于家具產品。
沈琴家里條件這么好,該用瘸腿的椅子還是用瘸腿的椅子,至于家里的錢,自然都是要花在刀刃上的,沒必要花出去的錢是肯定不會多花的。
之前那幾個月,村子里的竹制品賣出去了一大批,主要市場也是在縣城,如今縣城的市場不說飽和,但大概許多人即便家里缺了這樣東西,也不一定會去買新的。
要是村里就把這份收入當成額外的收入倒也還好,還想要更多就比較難。
不過好在竹制品的原材料都是縣城的,不需要額外的投入,所以哪怕步伐邁的稍微大一點也沒關系,大不了后面慢慢賣就是了。
有基礎在,就等著時代慢慢變化,等著大家的生活條件變好,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把家里的東西換新,按部就班總能有個不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