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她看向江利水問道“利水叔,我記得嬸子娘家的大隊里也有很多竹子山是嗎要是咱們大隊里的竹子不夠用,去嬸子娘家的大隊砍可以嗎或者叫嬸子娘家大隊里的人幫我們劈竹子,我們從他們大隊里買。”
這年頭自然是不允許私人生意的,可只要冠上大隊的名義,帶著整個大隊做事,有些事也不是完全不能做。
這叫幫助別的大隊共同進步。
江利水愣了一下,下意識想說他肯定不能顧著老婆娘家,畢竟他們大隊那一片都盛產竹子,涉及到的大隊沒有十個也有八個,肯定不能太過明顯的偏心。
可話還沒說出口,他突然想到了眼前的劉主任的老家跟他老婆的娘家是同一個大隊,雖然話里說的是他老婆的娘家,其實說的也是劉主任的老家。
這么一想,他突然明白了江諾一定要來這個供銷社的原因,連忙點頭“是,不過這也不一定,咱們得回去投票決定,那么多大隊呢,不能由我一個人說了算,不然說出去我這個大隊長還怎么服眾”
投票的事有一次,就有兩次三次,大隊里就那么幾戶人家,估算投票的結果并不難。
劉主任看向江諾。
又一次用不一樣的目光看向江諾。
江諾依然是淡定面對劉主任。
雖然劉主任是個好人,可再好的人也不會費心費力給一個非親非故的人跑上跑下做事。
劉主任是供銷社的主任,劈竹子的那點收益對他來說沒有什么影響,可他在老家還有親戚,七大姑八大姨,甚至父母輩的根,他自己的根都在老家,而這時候的人又都是念舊的人,涉及到老家,有些舉手之勞的事,總會愿意往前邁一步的。
江諾并沒有帶著讓劉主任為難的意思,畢竟她帶來的東西確實是好,也確實是有用,且物美價廉的,而劉主任需要做的,不過是幫著牽牽線而已。
竹制品廠是大隊里的竹制品廠,是所有村民的竹制品廠,若是真能做大,輻射的并不只是一個村子,周邊那一圈都能被帶動起來。
“劉主任,咱們大隊里的竹制品確實是不錯的,我帶來的這些,劉主任也都看到了,如果能把這些推到全國,或許未來我們這個縣城,會有一個竹制品之鄉的名頭也不一定。”在劉主任驚訝卻沉默的目光注視下,江諾笑著換了一套說辭。
這套說辭,就顯得光明正大了許多。
劉主任也在這時候回過了神,用復雜的眼神看著江諾“其實你直接說最后這段話,我也會幫忙。”
他確實心動,在江諾說前面那段話的時候心動,添了后面那段話,就更心動了。
“我只是希望竹制品廠的建立,能夠讓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只照顧一個大隊不是我的目的,最好是以我們大隊為中心,把屬于我們縣特色的竹制品做大做強。”
帶著后世的經驗,江諾知道竹籃的生意不過是竹制品的其中一部分而已,等到時機來臨,后世最大的竹制品生意其實是一次性竹筷。
生長快的竹子用來做一次性筷子,是后世公認的最合適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