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聊什么”吳老師進教室的時候,就見教室里所有學生都圍在一起聊天,下意識問了一句。
“計算機”
“不對,是計算器。”
“對,計算機是那種大型的,計算器的是小型的。”
同學們說著,很快就七嘴八舌地將他們的想法一一說出。
吳老師原本是打算講今天的課程的,聽著聽著,索性放下手里不久之前編好的教案,反正現在的教學任務一直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既然大家有想法,自然是要滿足大家的想法為主。
好一會兒之后,大家的話題走到尾聲。
“所以,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編出計算器的程序”
吳老師既然是計算機系的老師,對這方面自然有所了解,在大家的目光看過去的時候,立即笑了,拿起講桌上的一根粉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了“計算器”三個字。
再回頭的時候,開始講起計算器的發展史。
如江諾預測的那樣,國外的電子計算器已經發展起來,甚至在72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掌上電子計算器。
而國內的計算器雖然也在發展,但相對國外來說發展還是稍顯緩慢,且相對來說價格也會更加昂貴。
電子計算器需要涉及到編程,吳老師自然也有所涉獵,只不過之前沒有教到這一節而已。
如今正好碰上同學們在思考這個問題,她自然不會錯過,就開始認真說起了計算器的發展史,以及國內計算器目前大概的發展情況。
但不管怎么樣,這時候的計算器外觀跟江諾記憶中的有著比較大的不同。
吳老師認真講著計算器的發展史,底下的同學們也認真聽著,她本以為大家討論的進度也僅此而已,誰想到等她說完,同學們的疑問卻并沒有結束。
“可不可以再簡化呢”
“對,如果能夠再簡化,再縮小,或許能夠讓更多的人用到計算器。”
“我覺得可以在江諾的編程基礎上進行對應的改進。”
“或許可以這樣”有人說著,因為說的不過癮,開始在自己的本子上寫編程的內容。
吳老師聽著,主動從講臺上走了下來,到了教室的中間,跟大家一起討論起來。
聽著聽著,她的神情也變得嚴肅了一些。
京大沒有笨人,大家也不是剛接觸計算機語言的人,再加上有江諾的編程進行指導,大家在江諾編程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相對來說會更容易一些。
而江諾在編程的時候,還結合了星際的編程想法。
雖然她并不能完全看懂星際的編程手法,但她卻可以借鑒星際的編程邏輯,讓一些原本在目前計算機系統下無法達成的編程變的可行。
“我覺得可以再加一些,特別是屏幕顯示這塊,現在的屏幕顯示是默認顯示0,或許也可以去掉,我的想法是”
“可這樣一來豈不是變的復雜了”
“復雜又有什么關系所有的計算器都用這一套程序,又不需要做額外的工作”
“對哦,計算器的話是固定程序的,這樣的話就不需要考慮編程語言是否復雜的問題了,那我覺得還可以加一個”
得到這樣的啟示之后,大家的討論也變得愈發激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