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飯點,江諾也跟著大家一起去食堂里吃大鍋飯。
這樣的大鍋飯模式對大隊里的村民來說是熟悉的,對江諾來說卻并不熟悉。
等著吃飯的時候,江諾認真聽著身旁的人說話。
“沒想到還能有吃大鍋飯的一天。”
“是啊,誰能想到呢。”
“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呸呸呸,說什么呢怎么就不是好事了”
“呸呸呸呸呸呸,我沒那個意思,我是說早些年那大鍋飯不是什么好事,這會兒可是好事,雖然咱們一起吃大鍋飯了,可咱們也能做出更多的竹制品賣出去掙錢呢。”
在場的人或多或少都記得當年大鍋飯之后,所有人勒緊褲腰帶生活的日子,那種餓到肚子空蕩蕩的感覺,誰也不想再經歷。
而這回再提出大鍋飯的原因,其實是為了集中大隊里所有人的精力,以供應縣城供銷社和省內各地供銷社對竹制品的需求。
經過去年過年,加上今年一年的沉淀,許多人都已經默認送禮要配上一個漂亮的竹籃子才好。
尋常的時候用的少,大隊里做竹制品的時候也少。
到了年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走動過年的時候,對竹籃子的需求自然也有所增加,哪怕有的人并不是拎著格外貴重的東西,哪怕多花點錢買個竹籃子,拎出去也是很有面子的。
更何況竹籃子這東西也實用,等過了年,大家依然可以用竹籃子來裝東西,不會浪費。
江諾好不容易回了家,大家也拉著她說著過去一年大隊里的情況。
省城以下,各大縣城和市里需求量都不算太大,但綜合起來需求著實不少。
“先前你三姨去縣城,聽那個供銷社的主任說,咱們這竹子可以做許多東西呢,往后供銷社有什么需求,他們也能及時來跟我們說,你說這供銷社的人真的怪好的,我原先聽著說縣城里的人都不太好相處呢。”
“我知道,說是那供銷社的人也是咱農村里出去的。”
“那怪不得了。”
大鍋飯的食物比江諾想象中要好一些,雖然沒有很好的葷腥,但菜里卻放了油,吃的時候也能感覺到不一樣的滋味。
主食還是雜糧,但基本都能吃飽。
江諾外婆和三姨、小姨來的晚些,落在了后頭,但鍋里的飯菜都還暖著,幾人都能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
“大隊長投票決定的,說要是但凡有一戶人家不答應吃大鍋飯,就不開這個大鍋飯,”江慧菊悄悄地跟江諾說道,“可要是不開大鍋飯,家家戶戶還得回家做飯,要費不少時間呢,少編不少竹籃子,都是快要到口袋里的錢,結果最后所有人都同意開大鍋飯,家家戶戶按著人頭和胃口拿些食物出來,剩下的大隊里出。”
“大隊長現在可知道靠著投票來定事了,”江諾笑道,“真沒有人反對”
“倒也有,可你也知道,大隊里都沾親帶故的,”江慧菊撇了撇嘴,“糧食什么的,咱們自己可以種,可地里又不生錢,這大過年的,置辦什么都要花錢,糧食可沒有錢好使。”
江慧竹坐在一旁,也跟著接話“歲數大的長輩都在呢,雖然他們知道糧食重要,可也想要錢,這兩年大家口袋里有了錢,日子比以前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