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型產品也會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面前,到時候很大一部分竹籃子會被更為精致的紙盒包裝代替。
畢竟在包裝業,后世直接內卷到上頭直接發各種通知,明令禁止過度包裝。
用竹籃子當包裝自然也好,卻不適合流水線生產。
江諾想的是等時代發展起來,各種快餐行業發展起來,竹制品可以朝著竹筷子發展。
她記得一次性筷子剛出現的時候,還是以木筷子居多,然后瘋狂被人詬病砍伐樹木,污染環境,直到后面竹筷子成為主流的一次性筷子,因竹子生長周期短,斥責討伐一次性筷子的聲音才逐漸散了些。
而眼前這份發展計劃,也提到了竹制品未來的發展,既然是竹制品之鄉,就不能只有竹籃子拿得出手,還可以發展各種精致的竹制品。
比如說竹燈籠、竹器、竹制筆筒,以及能夠做到更加豐富多彩的竹制工藝品。
竹子自古以來就有“君子”的美名,且竹子的表面光滑,不管是繪畫還是雕刻都很是合適,用來做竹制工藝品是再適合不過。
所以政府打算打造屬于縣城的竹制工藝品,到時候會邀請傳統手工藝人,還有能力出眾的書畫家來設計并制作竹制工藝品。
工藝品的次加工自然是由專門的人士來做,但在這之外,還有初加工,也相當于“流水線”工作,是相對更為簡單的工作,只要會些基礎的對竹子的處理能力的人都可以操作。
發展計劃還寫到,既然要走這樣一條路,初加工跟現成的竹制品廠合作是比較合適的。
里面就提到了江諾所在大隊的竹制品廠。
當然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這個竹制品廠現成就在,還因為這個竹制品廠真的走出了一條發展的路,不僅結合了周圍幾個大隊的人一起來做,還在砍伐竹子的同時,做到了竹子的可持續發展,不至于砍伐一大片竹林。
“我聽江廠長說過,這些事都是你要求的,”劉主任見江諾看的差不多了,笑著說道,“也因為這些原因,王主任提建議的時候可是十分理直氣壯啊,別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你倒好,直接走一步看步,讓別人不選你都不成。”
去年高考前,江諾也給那位王主任送了一本習題冊,但她沒想到要對方做違背心意的事,如今對方能理直氣壯提出這樣的建議,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
也算是互惠互利了。
“竹制品廠是大家的竹制品廠,”江諾合上計劃書,臉上也不自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要是能由政府牽頭,走出屬于咱們的竹制品廠發展道路,對我們大家都有好處。”
竹筷子的想法她還沒有丟下,畢竟她清楚知道未來竹筷子的市場究竟有多大,但要是這會兒能走一條別開生面的發展之路,對大隊里的竹制品廠確實是很好的一件事。
說著話,兩人又一次對視一笑。
就在這時,外頭響起來喊話的聲音。
“劉主任,江諾回來了嗎有沒有消息”
聲音到門口的時候戛然而止,站在外頭的人愣了一下,很快又激動起來“江諾,你可總算是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