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教授,那里他們是不是是不是”
跟著楊教授的學生自然也知道京大還有一個小團隊在同步研究中文計算機編程的事,甚至這些學生中還有幾個是江諾的同班同學。
當初江諾要離開,他們當中不是沒有人心動過,畢竟江諾是他們的同學,且在之前對方確實帶著他們做出了計算器的編程。
可他們也知道江諾成功的概率有多低,他們也不能任性作為。
所以最后他們還是都留了下來,跟楊教授一起研究中文計算機語言。
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一直關注著江諾的情況,因為立場原因,他們既擔心江諾研究出來,有盼著江諾研究成功。
如今看著底下操場上正在歡呼的眾人,心情自然復雜。
在這復雜的心情中,他們更多的是高興。
因為這意味著國內的計算機,會朝著他們期待的方向發展。
消息傳開很快,沒過多久,江諾團隊的中文計算機語言運行成功的消息,就被許多人知悉,京大也立即請了校內所有懂計算機的專家,召開全面的會議,確認江諾他們運行成功的程序是否可行。
畢竟計算機語言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只是簡單運行還遠遠不夠,至少這套計算機語言需要有可發展性,能夠隨著計算機的發展,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這樣的消息傳開,團隊里的人自然緊張不已。
唯獨江諾,并沒有為此而感到擔心。
不為別的,只因為她確信自己的這套計算機語言必定能滿足未來計算機的發展,甚至能夠走到更長遠的未來。
過去兩年里,她在這套語言中耗費了大量的心神,甚至因為這件事,她在去年過年只有5天假期的情況下,又壓縮了今年過年的時間,甚至沒有回家過年。
倒不是抽不出時間,只是她擔心回家一趟會打斷自己的思緒,再回來的時候又要從頭再來。
對她來說,將星際的計算機語言轉換為中文模式難度并不算太高,只是星際的計算機發展實在太快,直接套用過來,軟件倒是可以,可硬件跟不上。
內存、顯卡、cu、主板,甚至電源等,都不能適配她轉換過來的程序。
想來也是,星際的計算機發展已經到了虛擬網絡時代,在那時候主流的計算機語言,雖然好用,但對于硬件的配置要求也很高。
甚至那樣的配置在星際只是最常見不過的基礎配置。
可落在地球上,那就遠遠不夠了。
要是強行在地球上運行,出現bug只是其中一個問題,更有可能造成因程序過于龐大,而導致他們手頭這臺唯一能用的計算機被燒壞。
如果不是因為這是她的研究生畢業設計題,江諾大概會放棄繼續編程,等到國內的計算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再重新來做這件事。
過去兩年時間,她一直都在刪減計算機語言上下功夫,好在雖然前面半年只有她一個人,但后面的一年半,她多了許多幫手。
這些幫手了解她的想法,更了解如今國內計算機硬件的情況,可以在她刪減后的基礎上,再做刪減工作,以適應如今國內的計算機硬件。
最后幾個月時間,他們確認刪減后的計算機程序不會燒壞他們的實驗工具之后,才開始正式在計算機上運行。
開始的時候,出現了很多bug。
他們就一次次嘗試,一次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