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過廠區之后,裘主任跟著江諾去看衣服。
江慧菊這段時間門學服裝有些成果,先前給裘主任做的衣服,她就比較滿意,所以這回才會又要做幾套。
不僅如此,她還給江慧菊介紹了幾個新客戶。
江諾并不參與兩人的這樁生意,她跟裘主任的交集主要還是在她手頭的那批二手機械上。
所以在裘主任跟江慧菊說完服裝生意之后,兩人還是簡單聊了聊關于機械的事。
主要是江諾這段時間門在研究的,將程序控制運用到計算機上的相關,她主要想的就是從裘主任這里得到一些靈感。
畢竟江諾對機械的了解主要還是在后世,而不是現在,論起這時候對機械的了解,她確實是略遜一籌。
不過聊著聊著,就變成裘主任對江諾提的事感興趣了。
后面一段時間門,江諾跟楊教授一起,在著力研究將計算機程序與機械結合在一起的工作,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達到彎道超車的目的。
相對于人工操作來說,計算機程序控制能夠更加精準,如果真的能落實下去,對國內的機械行業而言,將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這個過程中,成衣流水線的管理人員也已經到位,對方是趙廠長妻子的弟弟蔣清冬。
為此,江諾特意騰出了一個廠房,然后將成衣制作的人員招聘工作都交給對方。
她不知道在趙廠長那邊發生了什么,蔣清冬來了之后,她觀察了一陣,確認沒什么問題之后,就交出了相關的權限,讓蔣清冬跟江慧菊聯系,確認生產相關的事宜。
同時還聯系了之前主動找上她,跟她購買布料的楊光建,把主要的銷售交給對方。
楊光建這段時間門也一直在做布料生意,生意很不錯,江諾托對方看著江慧菊的攤子,他做的一直都很認真。
后來江慧菊跟原先的那些朋友分開,對方還特意問過她要怎么做。
江諾沒有什么要求,只是繼續合作,經過這段時間門的合作,她對對方的能力和脾性也有了了解,所以才想著將銷售交給他。
除了楊光建之外,她還分了一部分銷售工作給阿碧。
說是銷售工作,其實是雙方從她這里拿衣服,后續衣服賣出的利潤都給到雙方,這也算是互惠互利。
成衣制作的事布置好之后,江諾重新把注意力放在計算機程序上。
82年的華國,明面上看起來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軟盤和激光打印機在前期的銷量一直都不錯,但軟盤因為計算機發展限制的原因,在后續的銷售情況并不算好。
借著軟盤的事宜,跟江諾簽訂了長期合同的電子機械垃圾的供應方,在成功從華國這里得到大批量軟盤之后,因為銷量不佳,導致手里積壓了許多軟盤。
江諾一直注意著這件事,本以為對方會察覺到什么,卻沒想到在積壓軟盤后,對方的操作卻是加大了供應進口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