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圈之后,兩人到了江利水家里。
江利水一聽到聲音就走了出來,看著江慧菊遞過去的東西驚訝不已“我怎么還有啊”
“收下吧,利水叔,”江諾說道,“先前沒收拾好,現在收拾好了,我們送了好多家呢,原本也該來送的。”
“這可真是,你們這趟回來,我還賺不少,”江利水說著,立即招呼兩人,“快進來坐,我給你們倒點水。”
江諾知道江利水有話要說,轉頭跟江慧菊說話“小姨不然先回去忙活,我跟利水叔說兩句。”
“行,”江慧菊點頭,在江利水開口前就道,“家里好多事呢,我得回去收拾,你們倆聊吧,過兩天再弄幾桌吃點好的。”
江利水見她拒絕,也沒有挽留,只是給江諾倒了杯水,兩人坐下來聊天。
說來說去還是竹制品廠的事。
“我也不是非要麻煩你,”江利水嘆了一聲,“你知道的,這個竹制品廠嚴格說起來是你帶著撐起來的,要不是因為你在,咱們村里也不會有這個廠,早先的那幾年,這個竹制品廠可是十里八村的香餑餑。”
“前兩年我回來的時候也說過,竹制品廠要是還是以現在的模式存在,要發展起來桎梏太多。”江諾對此的說法還是一樣。
這兩年她也不是完全沒有關注竹制品廠的情況。
她的服裝生意做起來,因為自帶工廠,像楊光建和阿碧他們,拿的都是批發價,銷售出去掙頭不小。
江慧菊還特意聯系了現在進了運輸隊的金長明,深市發展好,各種生產行業逐漸起來,許多東西都比較新穎,金長明也總是在深市和本地來回。
有他幫忙,到確實讓一些江氏的衣服賣到了內陸,還有了一些忠實的代理,這也算是銷售的方向之一。
從金長明這里,她時不時能得到一些關于竹制品廠的情況。
其實如果單看竹制品廠本身,跟前幾年比銷量的下降并不算太多,可因為現在放開了個人做小生意,對很多村里人來說,竹制品廠的這點入賬,就不太能看了。
特別是那些在竹制品廠做事的人,明明他們做了事,卻需要跟全村人平分收入,心里多少會有些不滿。
年輕的有能力的人,會更愿意出去打拼,只有這樣才能掙更多的錢養活家里人。
但總的來說,還是江利水這個廠長的能力不足,如果他能夠更了解市場,開拓市場,竹制品廠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如果按你說的,把竹制品廠賣掉呢”江利水問道。
“利水叔真這樣想”江諾問了一句。
江利水點了點頭“其實我這段時間也想了很久,竹制品廠發展越來越不好,廠里干活的人一個個離開,現在的竹制品廠因為還跟供銷社有密切合作,還算有些用處,賣掉的話,還能賣一個不錯的價格,可要是一直不賣,到最后極有可能變得一文不值。”
江諾聽著,認真看對方的表情,見他不像是在說假話,倒也佩服他在這時候能有這樣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