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陳來準備香案的功夫,歐陽虎卻是給歐陽野講起了他與師門的淵源。
“我雖然在這荊湖西陲立下神木幫的基業,但卻是嶺南人。你以后見識多了,就會知道,歐陽在嶺南是大姓,人口眾多。不過正因為人多,沒什么凝聚力,也說不上什么宗族勢力。如我們這一支,就百十來人,幾乎都是莊稼漢。”
“我少時頑劣,喜好打斗,常給家中惹禍,屢教不改。后來家父聽聞山里有個詠春門教授拳法,便將我送了去,又是花錢,又是求人,才讓師父收了我做弟子。”
“不過多年以后,師父倒是跟我說,當時主要是看在我根骨、悟性都還不錯,秉性良善,這才動了收我的心思。哪知后來···”說到這里,歐陽虎忽地停住,然后一嘆道:“哎,算了,前塵往事,不說也罷。”
等過一會兒,陳來將香案擺好,歐陽虎讓歐陽野對著一個銘刻著“詠春祖師”四字的牌位行過跪拜祖師之禮后,又讓歐陽野對他行拜師之禮。
一套頗為簡單的拜師流程走完,歐陽虎才又說了起來。
“詠春拳和當今武林大多數武功一樣,是內外兼修,只是詠春門有門規,弟子在外傳授拳法,外練之法不可傳惡人邪徒,內練之法則只可傳一子女,而且將來這一子女必須回詠春門重新叩拜祖師。”
“所以,我以前傳授你們三人詠春拳不傳內練之法皆是礙于門規。此事你們若心有懷疑,日后有機會見到詠春門弟子,一問便知。”
見歐陽虎說著,目光掃來,平淡而威嚴,歐陽昌、陳來、高強三人都不禁一凜。
機靈如陳來,更是直接表明道:“幫主收養陳來,視若子侄,恩同父母,陳來怎會對幫主有所懷疑和不滿呢?”
歐陽昌則道:“虎哥,都是自己人,何必說這般見外的話呢?”
高強沒說話。
歐陽野則是暗想:這歐陽昌確實魯鈍,就是“自己人”、“身邊人”才更不能使其心中生疑,否則疑惑、不滿積累多了,什么時候忽然反噬,那就是大麻煩。
歐陽虎這番話,其實都是為了兒子著想,真的是用心良苦了。
又喝了口參茶,擺擺手示意幾人不要再繼續這個話題,歐陽虎才繼續道:“我時日無多,就不一一教授你詠春拳外練部分的具體練法,一則我會留下秘籍給你,二則他們三個雖然學藝不精,但將你的外練功夫領入門卻是可以的。”
“今日,我先給你講講詠春拳的拳意、心法。你們幾個也都在旁聽著,有什么不懂的,盡管問。此外,我也需要你們演練拳法,幫助野兒理解拳意、心法。”
“詠春是集內家拳法與近打于一體的拳法,要求手、腰、馬、心、意、勁合一;強調以‘心’領‘意’,以意引導手腰馬運動,從而形成整體合一之勁力···”
雖然詠春拳在歐陽虎手中威力不錯,但他顯然并不是個好老師,又或者說還未達到真正悟透詠春拳意的境界,所以這拳意在他口中未免會顯得晦澀難懂,枯燥乏味。
他又不能自己動手演示,這樣效果就更差了。
歐陽野稍有些失望,心里卻也沒糾結此事——詠春拳本就不是他當前提升實力的第一選擇,現在學不好也不要緊,等日后有機會前去詠春門,再深造也不遲。
當然,也不是說歐陽虎的教授毫無用處。
天下武功多少都有些相通之處,歐陽虎對詠春拳拳意、心法的講述雖然晦澀難懂,但多少也增加了歐陽野在武功方面的見識。
所以,見歐陽虎講了半個時辰,連喝好幾口參茶卻仍打不起精神,他便趁著歐陽虎停歇的功夫,道:“父親,傳授武功不在一朝一夕,今日父親既然累了,不如去休息,讓昌叔、高強他們先教我外練功夫,如何?”
歐陽虎確實撐不住了,他也意識到這么熬下去怕是會死得更快,說不定會影響傳位給兒子的大事,于是便無奈一嘆道:“好吧。”
說完,示意高強和陳來抬他到臥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