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口歪眼斜,他而今比之癡傻時已經好了很多。雖然一邊的口角、眼角依舊有點歪,但至少不再那么難看了。
至于恢復正常,恐怕真得如陳延所說,要武道境界到了先天才行。
“格殺勿論!”
起蕩在秋風中,歐陽野心中呼喝一聲,便將一套似模似樣的刀法招式使了出來。
《血殺刀法》一共有八招,分別是:血洗河山、趕盡殺絕、刀光血影、血戰八方、血染紅塵、借刀殺人、格殺勿論、寒鋒飲血。
這八招并無固定順序,即可配合使出,又可單獨使出,變化多端。
當歐陽野練到“格殺勿論”這招中最難的一個變化時,柔韌的緬刀忽地失去控制,刀鋒折返過來,斜斬向他的臂肘!
雖然刀鋒劃過只在臂肘上留下一道白印,但歐陽野仍舊停了下來。
“高深的武功沒有師父指導,只憑自己摸索,真是難練。”收刀之后歐陽野不禁暗自搖頭。
月前尋人將張七所遺《血殺刀法》中的藏文注釋翻譯出來后,歐陽野練習《血殺刀法》已有大半月,但至今仍是初學乍練的層次,連初窺門徑都沒到。
也虧得他研習這門刀法的初衷,只是想觸類旁通,盡快將八斬刀或者破鋒八刀提升到出神入化的層次,否則怕是得郁悶死。
但歐陽野也知道,《血殺刀法》秘籍難練怕是不僅與他沒師父指導有關,也與藏文注釋翻譯不佳有關。
或許,日后他該請個藏文更好的人再將那藏文注釋翻譯一遍。
將緬刀放回兵器架上,歐陽野又開始練習飛刀。
相較《血殺刀法》,得自向家的《飛刀秘訣》就容易練多了。
其中所講的內容,實際上是一套練習與使用飛刀的心得。
當然,在秘籍中并不叫心得,而是叫做心法秘訣。
而這心法秘訣的不俗之處在于,可以使用真氣來輔助甩射飛刀。這意味著飛刀會更快更遠更有力道。
至于飛刀的準頭,就要看使用者將其練到了什么層次了。
歐陽野練了一個月,好歹是將這《飛刀秘訣》練到了初窺門徑的層次。百步之內,打些瓶瓶罐罐的固定靶,一打一個準。打移動靶差點,但基本上也能達到十中六七的準頭。
這樣的飛刀武技,算是勉強可用于實戰了。
除了武技,歐陽野的內功修練也沒落下。
到了第四境,也即是真氣境,便是再天才的人物,有再好的武道傳承、再好的師父,進境也會一下子慢下來。
因為要想從真氣境突破到三昧境,就必須得到武中三昧。
這三昧分別是肉身、內功、武技,所對應的則是人之精、氣、神。
肉身上,講究將武者身體調養到一個巔峰狀態,因為只有如此,你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容納你的真氣,更有效率地施展出你的武技。
往往這個階段,就算純粹修行煉氣功法到真氣境的武者,也會運用真氣將肉身淬煉一番。當然,前提是他懂得真氣淬煉肉身的功法,或者說法門。
而真氣淬煉肉身,是無法像練橫練功、硬氣功一般,在短時間內成就的。因為真氣不僅可以淬煉肉身,也會損害肉身,所以,一般情況下這個過程只能慢慢來,花費的時間也比較長。
內功上,則需要以真氣打通奇經八脈中的部分,使之能以大周天運行。